包含伶的词语

  • 1、于伶: 词语解释⒈  剧作家、戏剧活动家。江苏宜兴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大学法学院。30年代初参加左翼戏剧运动。后在上海左翼剧联工作。抗战时期坚持上海“孤岛”剧运,组织上海剧艺社。后赴重庆,组织中国艺术剧社。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上海市文化局局长等。作有剧本六十余部,主要有《夜上海》、《长夜行》、《七月流火》等。
  • 2、刘伶: 词语解释⒈  西晋沛国(今安徽淮北一带)人,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曾任建威参军。爱好老庄哲学,作品以《酒德颂》最有名。
  • 3、流荡优伶:流荡 liúdàng ∶闲荡,闲游∶流浪
  • 4、刘倩伶: 刘倩伶出自《诗·卫风·硕人》,多用来形容女子。
  • 5、醉刘伶:酒器名。
  • 6、优伶: 优伶yōulíng (1) 优,俳优;伶,乐工。指古时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后指戏曲演员 例 优伶戏女,自优孟抵掌孙叔,实始滥觞。——《少室山房笔丛》 英 actor or actress
  • 7、瓦伶: 陶瓦制的偶像。
  • 8、使伶: 1.见"使令"。
  • 9、女伶: 旧时称女演员。
  • 10、俜伶:犹伶俜。孤独貌。
  • 11、名伶:著名的戏曲演员。
  • 12、军伶: 1.军中音乐。 2.军中乐师。
  • 13、酒伶:旧时劝酒的歌伎。
  • 14、机伶:机警伶俐。
  • 15、积伶: 1.机警伶俐。 2.指受刺激而猛然抖动。
  • 16、鹘伶: 1.亦作"鹘伶"。 2.本系一种目光尖锐的鸟。(1)形容目光明快﹑灵活。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若不沙,则我这双儿鹘伶也似眼中睛,应不瞑。"(2)形容聪明伶俐。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虽为个侍婢,举止皆奇妙,那些儿鹘伶那些儿掉。"元宋方壶《红绣鞋.阅世》曲:"懵懂的怜瞌睡,鹘伶的惜惺惺。"
  • 17、马伶传:《马伶传》是明末清初散文家侯方域创作的一篇传记。
  • 18、茕茕伶俜: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形:指身体;吊:慰问。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身影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 19、刘伶妇: 刘伶妇是汉语词汇,出自《晋书》,解释为喻劝戒酒之人。
  • 20、俗手伶工:指技艺平庸的人。
  • 21、鲜伶伶:色泽鲜明而富有生机的样子。
  • 22、瘦伶伶: 1.形容瘦的样子。
  • 23、刘伶酒:指纵酒放达的典实。
  • 24、鹘伶声嗽:宋代南戏的别称。
  • 25、伶牙利齿:伶:聪明,乖巧;利:流利,锋利。口齿流利。形容为人机灵,能说会道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WYC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人,令声。本义:古乐官名、相传黄帝时有伶伦,世掌乐官)(2) 同本义伶,弄臣也。——《说文》寺人之伶。——《韩诗·车邻》令伶箫咏歌。——《国语·鲁语》仕于伶官。——《诗·简兮序》问之伶州鸠。——《国语·周语》(3) 又如:伶官(古代的乐官);伶工(旧指乐师或演员);伶伦(传说中黄帝时的乐官);伶界(旧称戏曲界)(4) 引申为表演歌舞的艺人伶,乐人。——《广韵》帝制新曲,教女伶数十百人。——《新唐书·礼乐志》教坊优伶。——《北梦琐言》去年西京寺,众伶集讲筵。—— 孟郊《教坊歌儿》(5) 又如:男伶(男演员);女伶;名伶(名演员);红伶(走红的演员);伶优(优伶)(6) 姓形容词(1) 机灵、聪明 。如:伶变(机灵);伶便(灵便;敏捷);伶透(聪明);伶透人(绝对聪明的人);伶俏(苗条,美好)(2) 孤独伶俜萦苦辛(孤孤单单,受尽辛苦折磨。伶俜,孤单的样子。萦,缠绕)。——《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3) 又如:伶丁(孤独的样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