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化的词语
- 1、治化:谓治理国家﹑教化人民。
- 2、指化:谓用法术指物而使其变化。
- 3、广化:运气术语。
- 4、大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
- 5、正化: 正统的教化。
- 6、文化生活: 指阅读、写作、文娱、体育及其他艺术方面的活动。徐银斋《胡琴的风波》:“为了广大社员过好文化生活,目前我们自己找点副业……以后再想别的办法吧。”
- 7、难化三机:教化济度无望之三种恶机也,即谤大乘与五逆罪及一阐提。
- 8、丁令威化鹤: 认真执行国家、省、市制定的合作医疗政策和规定,严格实施县新农合方案。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制度、年度实施计划及相应配套措施。
- 9、一化二放:一种一化性蚕放养方法
- 10、儿化音节:也可以同其他韵母结合, r 不再独立,而和前头的音合成一个音节。
- 11、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就是从事化学工业生产和开发的企业和单位的总称。
- 12、行政文化: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
- 13、社会学化:一种在心理学研究中把人看作是经济、文化或社会的凝聚体,失去了一切生物的、机体的、自然的特点的理论。
- 14、语言文化:人类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并不断发展着的关于语言之运用的文化。
- 15、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 16、三国文化:狭义上指人们对三国时期的基本情况、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所得到的知识与经验。
- 17、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Cultural Anthropology)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 18、盐文化: 公元13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历经千难万险,双脚终于踏上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土地。他激动地在自己的游记里这样描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古老的西溪,一派生机盎然,它东倚黄海,有着85公里长的海岸线,沿海滩涂广阔、地势平坦,达到18.3万公顷;在清代中叶,东台的产盐量占全国总产盐量的四分之一。
- 19、画文化: 一种在二维的平面上以手工方式临摹自然的艺术,在中世纪的欧洲,常把绘画称作“猴子的艺术”,因为如同猴子喜欢模仿人类活动一样,绘画也是模仿场景。
- 20、石化: 《初学记》卷五引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武昌阳新县北山有望夫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山,立望夫而化为立石。”
- 21、光化学反应: 物质由于光的照射而产生化学反应,包括光合作用和光解作用两类。也叫光化作用。
- 22、二八分化: 二八定律又名80/20定律、帕累托法则(定律)也叫巴莱特定律、最省力的法则、不平衡原则等,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学及企业管理学等。
- 23、对角化: 对角化这个概念是针对矩阵而言的,并且矩阵的对角化源自于线性变换的化简,所以最好先知道线性变换和线性变换与矩阵的对应关系。
- 24、化约论: (英文:Reductionism)同义词条:还原主义,还原论,化约主义,分割论,Reductionism还原论或还原主义(Reductionism,又译作化约论或化约主义、分割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
- 25、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即是指因地区异同,各地区人们所特有的文化异同而产生的差异。
- 拼音huà,huā
- 注音ㄏㄨㄚˋ,ㄏㄨㄚ
- 笔划4
- 繁体化
- 五笔WXN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huà动词(1) 用掉、耗费。同“花” 。如:化钱;化工夫(2) 另见huàhuā动词(1) (古字为“匕”。会意。甲骨文,从二人,象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变化。本义:变化,改变)(2) 同本义匕,变也。——《说文》。徐灏曰:“匕化古今字。”知变化之道。——《易·系辞传》。虞注:“在阳称变,在阴称化,四时变化。” 荀注:“春夏为变,秋冬为化,坤化为物。”和故百物化焉。——《礼记·乐记》若欲其化也。——《周礼·柞氏》。注:“犹生也。”状态而实无别而为异者谓之化。——《荀子·正名》。注:“化者改旧形之名。”胜败若化。——《国语·晋语》。注:“言转化无常也。”因时而化。——《吕氏春秋·察今》终不能化。——《史记·货殖列传》身化促织。——《聊斋志异·促织》而骨化石。——清· 林觉民《与妻书》(3) 又如:化现(变化);化心(改变其心性);化先(四时变化之始);化治(变化治理)(4) 教化化,教行也。——《说文》。段注:“上匕之而下从匕谓之化。”以礼乐合天地之化。——《周礼·大宗伯》渐也,顺也,靡也,久也,服也,羽也,谓之化。——《荀子·七法篇》神则能化矣。——《荀子·不苟篇》变则化。——《礼记·中庸》淳淳乎纯谨畏化。——《吕氏春秋·士容》。注:“教也。”明明求仁义,常恐不能化民者,卿大夫意也。——杨恽《报孙会宗书》(5) 又如:化声(因推行教化而有声誉);化行(教化播扬于某地);化诲(开导教诲);化雨(比喻善于施教,犹如雨水滋润植物一样);化作(化育生成);化物(化育外物);化胎(化育成胎);化气(化育之气);化光(德化光大);化向(受德化而归顺);化流(德化传布)(6) 感化;转变人心正月实来化我也。——《公羊传·桓公六年》。注:“行过无礼谓之化。”是以圣王制世御俗,独化于陶钧之上。——邹阳《狱中梁王书》(7) 又如:化俗(化民成俗,改善习俗);化物(感化外物);化服(感化顺服);化盗(感化盗贼使为良民)(8) 募化你去那里化些斋吃。——《西游记》(9) 又如:化饭(化斋);化布施(即化缘。佛教用语。募化钱粮);化钱(募化钱财);化斋(僧道向人募化斋饭)(10) 用火烧 。如:化人场(化人厂。即火葬场);火化(11) 消化;领会,融会贯通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庸言》(12) 又如:化食;食古不化(13) 死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晋· 陶渊明《读山海经》惟君平昔,聪明绝人,今虽化去,夫岂无物!——唐· 刘禹锡《祭柳员外文》(14) 消除,去掉以化腥臊。——《韩非子·五蠹》名词(1) 习俗,风气伤化败俗,大乱之道也。——《汉书》(2) 造化。自然的功能修短随化。——王羲之《兰亭集序》(3) 又如:化力(造化之力);化元(造化的本原);化功(造化之功);化儿(造化小儿)(4) 化学 。如:数理化后缀词(1) 使成为,使变成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面,以构成动词。如:绿化;电气化;现代化(2) 另见huā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