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及的词语

  • 101、日及: 木槿的别名。
  • 102、青及:旧时客套语。谓承蒙(您)青眼相待。大多用于书信开头的称谓后面。
  • 103、覃及:延及。
  • 104、千里及: 见“千里急 ”。
  • 105、牵及:牵连;关系到。
  • 106、跂及:犹企及。
  • 107、企及: 企及qǐjí (1) 盼望赶上;希望达到更高的水准 英 hope for
  • 108、普及: 普及pǔjí (1) 普遍传播 例 普及教育 英 diffuse;spread (2) 普遍推广 例 普及学术成果 英 popularize;disseminate
  • 109、目及:看到。
  • 110、靡及: 靡及mǐjí (1) 达不到 例 号呼靡及。——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英 not achieve (attain,hit,reach)
  • 111、马尘不及: 比喻赶不上,跟不上。
  • 112、论及: 论及lùnjí (1) 专门讨论和阐述 例 论及一个重要问题的讲话 英 deal;touch upon
  • 113、料及: 料及liàojí (1) 料想到 例 中途大雨,原未料及 英 anticipate;foresee;expect
  • 114、连及: 1.牵连涉及。 2.连续。
  • 115、力不能及:力量达不到。
  • 116、力所不及:及:达到。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做到。
  • 117、力所能及: 力所能及lìsuǒnéngjí (1) 尽自己能力所能做到的 例 倘使那价目为我力所能及,大约明年便当去印。——《鲁迅书信集》 英 as far as one's capacity allows;in one’s power; to the best of one's ability
  • 118、例及:谓连类而及。
  • 119、累及: 累及lěijí (1) 使受牵连;连累到 例 累及无辜 英 implicate;involve;drag in
  • 120、滥及: 谓无限制地牵连。
  • 121、來得及: 来得及láidejí (1) 还有时间做某事 例 赶快去,还来得及 英 there’s still time;be able to do in time (2) 及时 例 春耕前把拖拉机修好,来得及吗? 英 in time
  • 122、来不及: 因时间短促,无法顾到或赶上。
  • 123、渐及:润泽普及。
  • 124、兼及:并及﹐同时关联到。
  • 125、风牛马不相及:比喻彼此毫不相干的事物。同“风马牛不相及”。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EY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义:追赶上,抓住)(2) 同本义及,逮也。——《说文》使人追宋义子,及之 齐,杀之。——《史记`项羽本纪》无庸,将自及。——《左传隐公元年》(3) 又如:赶不及(来不及);企及(希望赶上);來得及(能够赶上);及面(见面);及时应令(与季节令令相适应)(4) 至,达到及,至也。——《广雅》及期。——《仪礼聘礼》不及黄泉,无相見也。——《左传隐公元年》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潜《桃花源记》及诸河,则在舟中矣。——《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汤熨之所及也。——《韩非子喻老》针石之所及也。将有及。(还來得及。)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汉· 贾谊《论积贮疏》祸且及汝。——明· 魏禧《大铁椎传》(5) 又如:及瓜(到了出嫁的年龄);及瓜而代(指为官任职期满,由人接代);及事(女子到结婚年龄);及肩(高仅与肩齐,比喻相差甚远)(6) 待,等到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及日中如探汤。及鲁肃过 寻阳。——《资治通鉴汉纪》及敌枪再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及既上。(等到已经登上。及:等到。既:已经。)——清姚鼐《登泰山記》(7) 如:及夫(等到)(8) 遭受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9) 又如:及难(遭到灾难);及祸(遭灾难);及溺呼船(喻祸到临头,求救无及);及身(亲身受到)(10) 比得上,能与…相比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韩愈《师说》(11) 又如:我不及他(12) 连累;关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13) 又如:罚不及众;城门失火,殃及池鱼(14) 通“给”。供应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介词(1) 趁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2) 又如:及今(趁現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1) 和,与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洄曲及四境。扣其乡及姓字。——明· 魏禧《大铁椎传》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2) 又如:孔子及门徒副词(1) ——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2) ——表示頻率,相当于“又”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3) ——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