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吁的词语

  • 1、覃吁:《诗.大雅.生民》:"实覃实吁﹐厥声载路。"毛传:"覃﹐长;吁﹐大。"后以"覃吁"指年岁长大。
  • 2、呴吁:怒吼;大叫。
  • 3、长吁:长叹。
  • 4、气吁吁: 气吁吁qìxūxū (1) 喘着气地 例 她气吁吁地否认某事 英 gasp
  • 5、吁求: 吁求yùqiú (1) 呼吁并恳求 例 吁求各界人士捐助救灾 英 suit and beg
  • 6、吁吁: 吁吁xūxū (1) 喘气声。如:气喘吁吁 英 pant;puff hard
  • 7、吁然:感叹貌。
  • 8、吁嘅:慨叹。
  • 9、吁留: 吁请挽留。
  • 10、吁告: 呼吁求告。
  • 11、吁号: 参见:吁号 ,吁号
  • 12、吁天:向天呼冤。
  • 13、吁气: 叹气。 呼气,吐气。
  • 14、吁嘘:叹息,唏嘘。
  • 15、吁俞: 《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 16、吁猷:宏图远谋。
  • 17、噫吁哉:叹词。
  • 18、呀吁:集体劳动时的呼应声。
  • 19、询吁之乐:《诗.郑风.溱洧》﹕"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吁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毛传﹕"吁﹐大也。"郑玄笺﹕"洵﹐信也。"后以"询吁之乐"谓男女嬉戏调笑之乐。
  • 20、歔吁:叹息。
  • 21、欷吁:嗟叹声。
  • 22、噫吁嚱: 叹词。表示惊异或慨叹。
  • 23、噫吁嘻:叹词。表示惊异或慨叹。
  • 24、吁嘻:感叹。
  • 25、噫嘻吁:亦作“ 噫嘻吁 ”。 叹词。表示惊异或慨叹。
  • 拼音xū,yū,yù
  • 注音ㄒㄩ,ㄩ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KGFH
  • 五行

基本释义

xū(1) (形声。从口,于声。本义:表示惊怪、不然、感慨等) 同本义王曰:“吁!来!有邦有土,告尔祥刑。”——《书·吕刑》吁!惊也。——《说文》王曰:“吁,来!…”——《史记·周本纪》吁!是何言欤?——《法言·君子》。注:“吁!骇叹之声。”(2) 又如:吁咈(表示不以为然之意);吁咈都俞(吁咈,吁俞。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见《书·尧典》);吁嗟(表示忧伤或有所感;表示赞美)动词(1) 叹息,叹气香车辗尽关山日,弹罢琵琶只自吁。——《明珠记》(2) 又如:吁唏(吁嘘。嘘唏,叹息);吁气(叹气);吁嗟(哀叹;叹息);吁嗟(慨叹);吁然(感叹的样子);吁叹(叹息;哀叹);吁嘻(感叹)(3) 吐 。如:吁呵(口中默念);吁吸(嘘气与吸气;呼吸);吁呼(指吐气);吁荼(谓散发出温暖之气);吁气(呼气,吐气)云何吁矣。——《诗·周南·卷耳》(4) 另见yū;yùyū象词(1) 吆喝牲口的声音(2) 另见xū;yùyù动词(1) 呼天而告夫知保抱携持厥妇子,以哀吁天,徂厥亡出执。——《书·召诰》(2) 又如:吁天(呼天而告);吁号(呼叫);呼吁(呼告请求援助或主持公道)(3) 另见xū;yū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