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后的词语
- 101、阴后石:阴后﹐东汉光武帝后阴丽华。据《清一统志.南阳府二》载﹐阴皇后宅在新野县东北﹐有捣衣石存焉。阴后石当指此。
- 102、阴山背后:①迷信者称阴间得不到超升的鬼魂所在的地方。②比喻偏僻受冷落的地方。
- 103、幽后:周幽王之后,指襃姒。
- 104、有后:有后嗣。
- 105、元后: 1.天子。 2.帝王的嫡妻,元配之后。
- 106、下坡不赶,次后难逢: 词语解释下坡不赶,次后难逢[ xià pō bù gǎn,cì hòu nán féng ]⒈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引证解释⒈ 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引《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浩 时酒兴方浓,春心淫荡,不能自遏,自言:‘下坡不赶,次后难逢,争忍弃人归去?’”
- 107、西后: 西后Xīhòu (1) (1835—1908)西宫慈禧太后。满族。叶赫那拉氏。清末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 例 上畏西后,不敢行其志。——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英 Empress Dowager Cixi (Yehonala)
- 108、相后:谓前后相隔。
- 109、西太后: 即慈禧太后。
- 110、先河后海:谓分清源流。
- 111、先公后私: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指把公家的事放在个人的事前面。
- 112、先声后实: 谓声威在前,武力在后。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
- 113、先小人,后君子: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后引申为生意谈妥之前该注意的事项都要提前说好,免得开始很大方随和,什么条件都答应,后期做不到而损人不利己,是谓先小人后君子是也!
- 11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词语解释⒈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11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词语解释⒈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116、小后生: 称男性青少年。
- 117、小子后生:泛指少年后辈。
- 118、题破山寺后禅院: 诗篇名。唐代常建作。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虞山。写作者清晨游寺的见闻和感悟,“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四句,意境优美深邃,体现出作者的恬淡胸襟,为后人传诵。
- 119、托后:托付以身后大事。指使承继帝位或继承职权﹐辅佐大政。
- 120、托乘后车:谓充任文学侍从之臣。古代天子车驾出﹐文学侍从之臣陪乘后车侍宴游﹐备顾问﹐故称。
- 121、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指禹﹑汤﹑文王。《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王逸注:'后,君也,谓禹汤文王也。' 指太王﹑王季﹑文王。《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于京。'毛传:'三后,大王王季文王也。' 指虞﹑夏﹑商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于今为庶。'杜预注:'三后,虞﹑夏﹑商。' 指禹﹑契﹑后稷。《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禹凿龙门,辟伊阙,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契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后稷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谷,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 指周公﹑君陈﹑毕公。《书.毕命》:'惟周公克慎厥始,惟君陈克和厥中,惟公 毕公 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 指伯夷﹑禹﹑后稷。《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降播种,农植嘉谷。' 指夏桀﹑殷辛﹑周幽王。《文选.王延寿》:'下及三后,媱妃乱主。'张载注:'三后,夏﹑殷﹑周也。'刘良注:'三后,桀﹑纣﹑幽王。' 指汉之宣帝﹑景帝﹑文帝。《文选.陆机》:'三后始基,世武丕承。'李善注:'三后,谓宣﹑景﹑文也。'指汉代的三个皇后。
- 122、三思而后行: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 123、霜后花:霜后花,是汉语词汇,拼音是shuāng hòu huā,是指棉铃在严霜后才开始吐絮的棉花。
- 124、始如处女,后如脱兔: 词语解释⒈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125、神后: 1.后土。 2.英明的先王。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後
- 五笔RGKD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2) 同本义后,继君体也。——《说文》班瑞于群后。——《书·舜典》允王维后。——《诗·周颂·时迈》后王命冢宰。——《礼记·内则》昔我先世后稷。——《国语·周语》皇皇后帝。——《左传·文公二年》夏后 皋之墓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3) 又如:后王(君王;天子);后帝(天帝;上帝);后夷(上古有穷国的国君);后辟(君主;帝王)(4) 帝王的妻子天子之妃曰后。——《礼记·曲礼》帝嫡妃曰皇后,帝母曰皇太后,帝祖母曰太皇太后。——《独断下》(5) 又如:后族(皇后的亲族);后党(清末慈禧一派;皇后、太后的亲族或与皇后、太后利害关系一致的人所结成的政治集团)(6) 古代指列国诸侯肆觐东后。——《书·舜典》。郑玄注:“东后,东方之诸侯也。”(7) 古代对长官、郡守或将领的尊称赫赫明后,柔嘉维则。——汉· 李翕《西狭颂》岂知吾后意,忧此毗陵最。—— 前蜀· 贯休《上孙使君》诗(8) 指后土。对大地的尊称王大封,则先告后土。——《周礼·大宗伯》(9) 又如:后皇(后土与皇天);后缗(地神)(10) 姓。如:后缗(夏少康的母亲)动词(1) (会意。金文,从“彳”(chì),表示与走路有关,从“幺”(yāo,小),从“攵”(suī),是“足”的反写,有“行路迟缓”的意思)。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幺者小也,小而行迟,后可知矣。”本义:迟到,走在后(2) 同本义後,迟也。——《说文》非敢後也,马不进也。——《论语·雍也》子路从而後。——《论语·微子》兄弟之後生者。——《仪礼·有司後》臣闻命後。——《左传·定公八年》。注:“晚也。”收气乃後。——《素问·五常政大论》。注:“後,不及时也。”知古则可知後。——《吕氏春秋·长见》。注:“来也。”(3) 又如:随后就来;落后;殿后(行军走在最后)(4) 承继陷队之士知疾斗,不得斩首队五人,则陷队之士,人赐爵一级,死则一人后。——《商君书》名词(1) 后代,子孙式救尔後。——《诗·大雅·瞻卬》为人後者为之子也。——《礼记·杂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後以代秦。——《史记·项羽本纪》求太监后。——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2) 又如:无后;绝后;后叶(后代);后胤(子孙,后裔);后戒(后人的鉴戒);后哲(后代的哲人);后绝(没有后代)(3) 后世 。如:后镜(后世的借镜);后后烈(流传后世的业绩);后叶(后世);后报(来世受报应)(4) 次序在后子路从而后。——《论语·微子》后岁余。——《聊斋志异·促织》从诸君子之后。——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惟恐或后。——清· 周容《芋老人传》(5) 指肛门 。如:后庭(肛门);后窍(肛门)形容词(1) 时间较迟或较晚。与“先”相对君还而后退。——《仪礼·聘礼》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墨子·尚贤上》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礼记·大学》以五戒先後刑罚。——《周礼·士师》事至而後虑者谓之後。——《荀子·大略》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后遂不复至。——明· 魏禧《大铁椎传》花朝节后。——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其后为之者较少。——蔡元培《图画》(2) 又如:后时(后来;以后);后次(下次;下回);后儿(后天);后番(下次;下回)(3) 后面,位置在后事成而後。——《礼记·乐记》。注:“谓位在下也。”以後路与冕服。——《礼记·杂记》近出前后。——唐· 柳宗元《三戒》后狼止。——《聊斋志异·狼三则》恐前后受其敌。转视积薪后。以攻其后。(4) 又如:后山(后面的山);后应(居后作接应 的部队);后廷(后宫);后户(后门);后言(背后的议论);后阁(在后面 的殿阁);先斩后奏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