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夐的词语

  • 1、夐絶: 词语解释夐絶[ xuàn jué ]⒈  绝远;绝高。⒉  犹断绝,隔绝。⒊  犹超绝。
  • 2、清夐:犹清远。
  • 3、空夐: 1.开阔僻远。
  • 4、高夐:犹高远。
  • 5、夐不见人:形容某地比较空旷、辽远。
  • 6、夐夐: 1.长貌。 2.孤单貌。
  • 7、夐别:大不相同。
  • 8、夐然:辽远貌;久远貌。 形容差别很大。
  • 9、夐明: 犹言大智大慧。
  • 10、夐古:远古。终古,万古。
  • 11、夐绝:1.绝远;绝高。2.犹断绝,隔绝。 3.犹超绝。
  • 12、澄夐:清远。
  • 13、夐阻:远隔。
  • 14、夐远:久远;遥远。
  • 15、夐迂:远大。
  • 16、幽夐:幽深;深邃。
  • 17、夐异:远不同于一般;大不相同。
  • 18、危夐:犹高远。
  • 19、夐寥:辽远。
  • 20、寥夐:空旷;开阔。
  • 21、厥义夐矣:意思是他们的意思(或者意义)就很远了。
  • 22、夐隔:远隔。
  • 拼音xiòng,xuàn
  • 注音ㄒㄩㄥˋ,ㄒㄩㄢ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QMWT

基本释义

xiòng形容词(1) 假借为“远”。辽远,距离遥远的于嗟夐兮。——《韩诗·击鼓》夐入千乘之国。——《谷梁传·文公十四年》与为夐明。——《吕氏春秋·尺数》夐若千里,人罕造其门。——《旧五代史》(2) 又如:夐远辽远;夐隔(远隔);夐寥(辽远);夐然(辽远);夐阻(远隔)(3) 久远,长久上哉夐昂?其书犹得而修也。——汉· 班固《典引》(4) 又如:夐古(远古);夐然(久远)(5) 深刻而长远的昔《南风》之辞,《卿云》之颂,厥义夐矣。——《梁书》(6) 又如:夐明(大智大彗);夐迁(远大)(7) 高超杜陵翁独为诗人冠冕者,吐辞不凡,夐出尘表。—— 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8) 高尚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清· 顾炎武《介休》副词(1) 表示差别程度大 。如:夐别(大不相同);夐异(远不同于一般);夐绝(绝远,绝高)(2) 常常潜心密与造化会,布指夐有精灵随。——宋· 曾巩《送刘医博》(3) 全,都 。如:夐无闻|xuàn形容词(1) 假借为“远”。辽远,距离遥远的于嗟夐兮。——《韩诗·击鼓》夐入千乘之国。——《谷梁传·文公十四年》与为夐明。——《吕氏春秋·尺数》夐若千里,人罕造其门。——《旧五代史》(2) 又如:夐远辽远;夐隔(远隔);夐寥(辽远);夐然(辽远);夐阻(远隔)(3) 久远,长久上哉夐昂?其书犹得而修也。——汉· 班固《典引》(4) 又如:夐古(远古);夐然(久远)(5) 深刻而长远的昔《南风》之辞,《卿云》之颂,厥义夐矣。——《梁书》(6) 又如:夐明(大智大彗);夐迁(远大)(7) 高超杜陵翁独为诗人冠冕者,吐辞不凡,夐出尘表。—— 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8) 高尚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清· 顾炎武《介休》副词(1) 表示差别程度大 。如:夐别(大不相同);夐异(远不同于一般);夐绝(绝远,绝高)(2) 常常潜心密与造化会,布指夐有精灵随。——宋· 曾巩《送刘医博》(3) 全,都 。如:夐无闻|形容词(1) 假借为“远”。辽远,距离遥远的于嗟夐兮。——《韩诗·击鼓》夐入千乘之国。——《谷梁传·文公十四年》与为夐明。——《吕氏春秋·尺数》夐若千里,人罕造其门。——《旧五代史》(2) 又如:夐远辽远;夐隔(远隔);夐寥(辽远);夐然(辽远);夐阻(远隔)(3) 久远,长久上哉夐昂?其书犹得而修也。——汉· 班固《典引》(4) 又如:夐古(远古);夐然(久远)(5) 深刻而长远的昔《南风》之辞,《卿云》之颂,厥义夐矣。——《梁书》(6) 又如:夐明(大智大彗);夐迁(远大)(7) 高超杜陵翁独为诗人冠冕者,吐辞不凡,夐出尘表。—— 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诗说》(8) 高尚介君祠庙在,风义夐难攀。—— 清· 顾炎武《介休》副词(1) 表示差别程度大 。如:夐别(大不相同);夐异(远不同于一般);夐绝(绝远,绝高)(2) 常常潜心密与造化会,布指夐有精灵随。——宋· 曾巩《送刘医博》(3) 全,都 。如:夐无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