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夺的词语

  • 51、大节不可夺:大节不可夺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dà jiē bú kě duó 。
  • 52、酌夺: 酌夺zhuóduó (1) 酌情定夺 英 make a final decision as one may think fit
  • 53、卓夺:谓作出高明的决断。请人裁夺的敬语。
  • 54、争夺: 争夺zhēngduó (1) 竞争抢夺 例 今之争夺。——《韩非子·五蠹》 英 contend
  • 55、诈夺:谓以诈术夺取。
  • 56、圉夺:犹劫夺。
  • 57、渔夺: 侵夺,掠取。
  • 58、予取予夺: 见“予取予携 ”。
  • 59、与夺: 与夺yǔduó (1) 赐予和剥夺 英 grant and deprive (2) 奖励和惩罚 英 award and punish
  • 60、诱夺: 1.引诱夺取。
  • 61、映夺: 光辉夺目。
  • 62、议夺:犹核准。
  • 63、翳夺:蒙蔽失误。
  • 64、易夺:改正补充;更换。
  • 65、抑夺:剥夺;强行夺取。
  • 66、意夺:神志沮丧。
  • 67、移夺: 1.强行改变。
  • 68、摇夺:因外力影响而动摇改变决心。
  • 69、邀夺:拦阻抢夺。
  • 70、掩夺: 盖过,超越。
  • 71、讯夺: 1.审讯定夺。
  • 72、眩夺: 1.被迷惑而失去主张。
  • 73、宣夺:谓由帝王定夺。
  • 74、胁夺: 1.以威夺取。
  • 75、削夺:剥夺,夺去。
  • 拼音duó
  • 注音ㄉㄨㄛ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F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2) 同本义夺,手持隹失之也。——《说文》给夺慈仁。——《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精气夺则虚。——《素问·通评虚实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勿夺农时。——《荀子·富国》(3) 又如:夺宗(始封的国君被尊为诸侯以后,除去原来宗子的名分);夺气(丧失了胆量和勇气);夺魄(精神丧失而无生气);夺胆(丧胆);夺彩(失出光彩)(4) 强取夺,取也。——《玉篇》人夺女妻而不怒。——《左传·文公十八年》夺其印符。——《史记·淮阴侯列传》夺攘矫虔。——《书·吕刑》秦王度之,终不可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5) 又如:夺转(夺得);夺劝(一边劝一边夺拿);夺情(皇帝特许某些有亲丧的官僚不守孝,或者未满守孝期者复取。意思是夺去了他的哀思之情);夺席(夺取他人的席位)(6) 用力冲开,冲出 。如:夺门(破门,奋力冲开门);眼泪夺眶而出(7) 竞先取得被泽徒深厚,惭无夺锦才。——高启《谢赐衣》(8) 又如:夺高产;夺魁(夺取第一);夺却(夺去;占去);夺衣(夺袍。喻在诗文竞赛中获胜);夺锦(夺取锦标)(9) 剥夺;削除胁服夺(罢免)其官。——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10) 又如:夺褫(剥夺);夺爵;夺休(旧指女方提出离婚);夺俸(官吏犯罪,被罚扣薪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