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姬的词语
- 76、姬姒:有莘氏之女,周文王妻太姒。 谓周和夏。
- 77、姬周:周朝。
- 78、姬妾:1.妾。 2.指春秋战国时代,晋惠公之女。
- 79、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称美妇女的宗族。 泛指美女。
- 80、丽姬悔泣: 丽姬后悔当初的哭泣,庄子用来比喻生与死的无差别,是“齐物论”典型的例子。
- 81、胡姬:指北方或西方的外族少女,古人诗中常指在胡人酒店中卖酒的年轻女子,始于唐朝。
- 82、姬汉: 1.周朝和汉朝。 2.借指汉族建立的国家。
- 83、汉姬:指汉代班倢伃。
- 84、贵姬: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始置,位仅次于皇后。
- 85、宫姬:泛称皇宫中的女官。
- 86、弓腰姬: 孙尚香自幼酷爱武术,随身的侍女们总是一身戎装携带兵刃,自己也是总将弓箭挂在腰间,因此人称“弓腰姬”。
- 87、歌姬:宫廷﹑官府或私家蓄养的歌女。
- 88、樊姬:春秋楚庄王之姬。樊姬曾谏止楚庄王狩猎,使勤于政事,又激楚相虞丘子辞位而进贤相孙叔敖,楚庄王赖以称霸。事见汉刘向《列女传·楚庄樊姬》。
- 89、而姬壶:周代彝器名。而姬即如姬﹐战国魏安厘王之宠姬。也作"天姬"﹑"太姬"。见《史记.魏公子列传》﹑清潘祖荫《攀古楼彝器款识》下二四﹑吴大澄《愙斋集古录》﹑《恒轩吉金录》一﹑邹安《吉金文存》五。
- 90、帝姬:宋徽宗政和 三年的时候,因为蔡京的建议,仿周代王姬称例,改称公主为帝姬,长公主为长帝姬,大长公主为大长帝姬。宋高宗 建炎 元年恢复旧制。宋徐度《却扫编》卷上:“政和 间,始采周 之王姬之称,而改公主曰帝姬,郡主曰宗姬,县主曰族姬。”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本朝制度,多循用前代故事。皇女称公主,姊妹称长公主,诸姑称大长公主。至徽宗 末年,一例改作帝姬。建炎 元年六月八日,臣寮建言不便,以为古者妇人称姓,故周曰王姬,犹宋 子、齐姜之类是也。本朝为商 后,非姬 姓,不可以称。用是改正。”
- 91、丹姬: 楚庄王的宠姬。
- 92、村姬: 1.粗俗的女子。 2.乡村妇女。
- 93、从姬:侍妾。
- 94、楚姬:指楚庄王夫人樊姬。
- 95、楚岫瑶姬: 1.指巫山神女。
- 96、宠姬:受宠爱的姬妾。
- 97、程姬之疾:《史记.五宗世家》:'景帝召程姬﹐程姬有所辟﹐不愿进﹐而饰侍者唐儿使夜进。'司马贞索隐引姚氏曰:'《释名》云:天子诸侯群妾以次进御﹐有月事者止不御﹐更不口说﹐故以丹注面目旳旳为识﹐令女史见之。'后因讳称妇女月经来潮为'程姬之疾'。
- 98、昌姬:姬昌。即周文王。
- 99、谗姬: 1.好谗害人的姬妾。
- 100、蚕姬:蚕的别称。
- 拼音jī
- 注音ㄐㄧ
- 笔划10
- 繁体姬
- 五笔VAHH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本义:上古母系社会流传下来的一种姓氏)(2) 水名。相传为黄帝所居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国语·晋语》(3) 黄帝的姓黄帝君 姬水,以为姓。——《说文》昔少典,取于有峤氏,生 黄帝炎帝, 黄帝以 姬水成, 炎帝以 姜水成,成而异德,故 黄帝为姬, 炎帝为姜。——《国语·晋语》。按,轩辕子二十五人,惟 青阳与 仓林氏得姓姬。尧立 后稷以为大农,姓之曰姬氏。——《史记·三代世表》。按,姬姜为古大姓,姬本 黄帝裔,故 尧赐姓姬也。(4) 周人以后稷(黄帝之后)为祖,亦姓姬。又如:姬国(姬姓之国。指周王朝);姬化(周文王姬昌的德化);姬公(周公姬旦;周文王姬昌);姬文(周文王)(5) 古代称帝王的妾毋曰薄姬。——《汉书·文帝纪》。注:“内宫也。”王姬、 徐姬、 蔡姬。——《史记·齐世家》。索隐:“众妾之总称。此名之不正者。”宠姬郑袖。——《史记·屈原贾生列传》(6) 又如:侍姬;姬人(妾);姬侍(侍妾);姬妾(妾);姬媵(妾);姬仆(家妓;婢妾)(7) 古代中国对妇人的美称妖姬静女。——清· 侯方域《壮悔堂文集》(8) 又如:艳姬;仙姬(9) 歌女 。如:歌姬;一代名姬(10) 美女的代称于是庄王弃其 秦姬 越女,罢钟鼓之乐。——《吴越春秋》(11) 周朝的代称。周人为姬姓,故以之相代姬汉旧邦。——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12) 又如:姬周(周朝);姬汉(周朝和汉朝);姬刘(周朝和汉朝);姬姜(春秋时,周王室姓姬,齐国姓姜,二姓常通婚姻,因以“姬姜”为贵族妇女之称。泛指美女)(13) 姓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