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寇的词语

  • 26、响寇:即响马。
  • 27、倭寇: 倭寇Wōkòu (1) 指元末到明中叶多次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强盗 英 Japanese pirates
  • 28、翫寇: 1.轻视敌寇。语本《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启,寇不可玩。" 2.引申为助长寇势。
  • 29、玩寇:犹言消极抗敌。
  • 30、土寇: 旧时对地方上的反叛者或起义农民的蔑称。
  • 31、通寇:勾结贼寇。
  • 32、速寇:招致盗匪。
  • 33、宿寇:惯匪。
  • 34、死寇: 指顽敌。
  • 35、司寇: 司寇sīkòu (1) 古代官名。古代中央政府中掌管司法和纠察的长官 英 minister of justice (2) 姓 英 surname
  • 36、隃寇:传说中的奇兽名。
  • 37、生寇:活的敌人。
  • 38、山寇: 旧时称占山为王的强人。
  • 39、山木自寇:比喻因有用而不免于祸。
  • 40、入寇: 入寇rùkòu (1) 入侵;以征服或虏掠为目的的窜犯 例 倘吴、蜀入寇,如之奈何?——《三国演义》 英 invade
  • 41、稔寇: 1.恶贯满盈的敌人。
  • 42、穷寇: 穷寇qióngkòu (1) 走投无路的贼寇,泛指残敌 例 穷寇勿追 英 hard-pressed enemy;tottering foe
  • 43、勍寇:强敌。
  • 44、侵寇:侵犯,入寇。
  • 45、潜寇:暗中偷盗。
  • 46、骑寇:骑马入侵之寇。
  • 47、蹑寇: 1.追击敌寇。
  • 48、拟寇:犹御寇。
  • 49、内寇: 1.谓国内变乱。 2.指外敌入侵。
  • 50、蛮寇:蛮邦强徒。
  • 拼音kòu
  • 注音ㄎ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PFQC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2) 同本义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4) 砍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名词(1) 入侵者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2) 敌人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3) 贼兵,敌军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5) 盗匪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7)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