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应的词语
- 26、回补反应:反应式 fǎnyìngshì用化学符号来定量表示一种化学反应的式子,将反应物质置于记号→或=左端,反应产物置于右端;如反应是可逆的,则上述记号用==或==;所有记号均应读作“给出”,而不读作“等于”
- 27、应变能力:指自然人或法人在外界事物发生改变时,所做出的反应,可能是本能的,也可能是经过大量思考过程后,所做出的决策。有良好应变能力,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 28、应将:一方所采取的反击、躲避或着法。
- 29、应时而生: 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二十二首》之十:“夔公峥嵘,金虎之精,应时而生,与运俱行。” 应时而生,成语,指顺应时运而生,出自于唐·吕温《凌烟阁勋臣赞二十二首》之十。
- 30、从众效应: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群体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 31、应令诗:魏晋以来应皇太子之命而和的诗文
- 32、应物斯感:应物斯感的意思是接受到外在的事物而有所感受。
- 33、毫无反应:一点反应也没有。
- 34、应景之作:指为了回应当前的情况而做的作品、而做的某件事。
- 35、集聚效应:效应 xiàoyìng 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科学现象,通常以其发现者的名字来命名法拉第效应
- 36、应果:阿罗汉果。
- 37、生理反应:是个体受到外界刺激而使机体有所反应的一种紧张状态。
- 38、相应不理: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告、要求等一概不予理睬。
- 39、应物象形:顺应事物。 犹言待人接物。
- 40、无心应战:没有心思在比下去。
- 41、理所应当: 按道理应当这样。含有完全合理、不容怀疑的意思。
- 42、应变将略:将略:用兵之道。随形势发展变化而筹划、施展用兵之道。
- 43、应变力: 形变与所受到的力之间的关系。
- 44、线应变: 物体受力产生变形时,单位长度线元的变化量。
- 45、乘承比应: 乘承比应在《周易》的卦画里,每卦共有六爻,从下向上排列。凡是两个相邻的爻称作比,比是比邻、比近的意思。
- 46、应电流: 由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如日常使用的市电。也叫感生电流、感应电流。
- 47、自感应: 电路中由于电流的变化而自身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简称自感。
- 48、应天从物:应:顺应。上应天命,下从民心。多用为帝王登基继统的美词。
- 49、应天府: 明朝京师以及后期留都。
- 50、应声而下:解释为随着声音落下来。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應
- 五笔YID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yīng动词(1) 应当,应该应,当也。——《说文》应,当也。——《尔雅》文王既勤止,我应受之。——《诗·周颂·赉》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应是良晨好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凡所应有。——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应得之资。不应重罚。——清· 方苞《狱中杂记》法应立决。(2) 又如:应然(应该如此);应伯爵(白吃白喝。“应白嚼”之谐音);应合(应当;该当);应是(应当是)(3) 答应,允许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4) 又如:应候(应承);应诺(答应;应承);应许(答应;允许);应准(答应;说定);应允(答应,允许);提出的条件他都应了;是我应下来的任务(5) 认为是;是 。如:应真(方是真话);应缘(大概是)名词(1) 所有;全部应退出地皆拨还本主;应水占地皆以官地对还。——宋· 苏辙《再论京西水柜状》(2) 又如:应干(一切有关的)(3) 古国名 ,故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4) 姓。如:应阮(汉末建安时文人应玚、阮瑀的并称);应叟(三国魏的应璩);应陈(应玚和陈琳的并称)(5) 另见yìngyìng动词(1) 应和,响应龟往离散以应我。——《国语·晋语》齐王不应。——《战国策·齐策》宋王无以应。——《吕氏春秋·顺说》桓侯不应。——《韩非子·喻老》河曲智叟无以应。——《列子·汤问》佣者笑而应。——《史记·陈涉世家》宜多应者。——《史记·陈涉世家》杀之以应陈涉。云集响应。——汉· 贾谊《过秦论》应者近万人。——《资治通鉴·唐纪》金色而玉应。——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聊斋志异·促织》(2) 又如:一呼百应;里应外合;应口(还嘴;对答);应昂(答应);应嘴(答话,回嘴);应响(回声);应机赴节(依照节拍敲击演奏);应合(应和配合;应和);应佛僧(应召到有关人家去做佛事的和尚);应令(响应诏令)(3) 受;接受迫切不得已,乃应命至都。——《南史·虞荔传》(4) 又如:应事(承担事务);应役(受征召服劳役);应供(接受奉养);应约(接受约请)(5) 符合;适应;顺应六合正相应。——《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得心应手;应天顺人(适应天命,顺从人心);应化(顺应变化)(7) 应付;对付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庄子·齐物论》(8) 又如:应接不暇;应急屎坑(喻指紧急时刻可以应用的对象);应故事(按照老规矩,敷衍塞责);应难(应付危难)(9) 感应;应验令兄托梦,莫非应在此人身上。——《说唐》(10) 又如:应兆(应验的征兆);应劫(应验劫运);应符(应验符命);应瑞(应验祥瑞)(11) 对敌方回击、迎击齐威王使 章子将而应之。——《战国策·齐策一》今以三万之众而应强国之兵。——《战国策·赵策三》卢沟桥的烽火一起,我们挺身迎战。——闻一多《愈战愈强》(12) 又如:应敌(迎击来敌)(13) 支付;供给 。如:应门(当家;支撑门户);应副(应付。供给;支应)(14) 许配以我应他人。——《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15) 另见yīng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