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放的词语

  • 76、素放:白白放过;随便释放。
  • 77、缩放仪: 词语解释⒈  能使图形按比例缩小或放大的一种绘图仪器。常用的杠杆缩放仪(如图所示)是用四根尺杆联成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构成。使用时,按缩放比例调整支点、绘图笔、描迹针三者在一直线上,将描迹针沿原图形的画线移动,绘图笔即可绘出缩小的相似图形;如将描迹针与绘图笔互换位置,则绘出放大的相似图形。此外,还有光学投影式缩放仪等。
  • 78、送放: 送放sòngfàng (1) 放松后放走 例 送放绳索 英 veer away
  • 79、索放:犹素放。白白放过;随便释放。
  • 80、容放:容纳置放。
  • 81、秋放:指官府秋日向民间放债。
  • 82、清放: 清雅闲逸。 清静放旷。
  • 83、权力下放:权力下放主要是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
  • 84、毛宝放龟: 《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 《晋书•毛宝传》:“初,宝在武昌,军人有于市买得一白龟,长四五寸,养之渐大,放诸江中。
  • 85、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词语解释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fàng,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证解释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妲己 思之:‘虽然似蛇赶我,恐王疑我妖精;待不言,却如何説?’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 86、门户开放政策: 词语解释⒈  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的对华政策。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法、俄、德、日、意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的照会。内容是:美国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要求在其他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的贸易机会。六国先后表示同意。从此,美国在中国的侵略势力逐步扩大。
  • 87、简政放权:指精简政府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
  • 88、尖端放电: 词语解释⒈  带电导体表面突起部分(尖端)发生的放电现象。由于带电导体表面电荷的分布与表面的曲率有关,曲率越小处电荷分布越密,电场强度越大,致使空气电离而放电。为避免尖端放电,常把高压设备的电极做成球状体;而避雷针则是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制造的。
  • 89、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词语解释⒈  诗剧。英国雪莱作于1819年。取材于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因从天上偷火给人类,被宙斯锁在悬崖上,每天有天鹰啄食他的心,历三千年。他不悲泣,也不向宙斯求饶。最后,宙斯被沉入地狱,普罗米修斯终于得到解放。
  • 90、解放军报:日报。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机关报。1956年1月创刊于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办。
  • 91、解放战争: 解放战争jiěfàng zhànzhēng (1) 被压迫的民族或阶级为了争取解放而进行的战争 英 war of liberation (2) 从1945—1949中国的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英 China's War of Liberation
  • 92、解放思想:冲破传统的束缚,把思想从旧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
  • 93、解放社: 词语解释⒈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出版机构。前身为1937年1月成立的解放周刊社,1938年1月改名解放社。除继续编辑出版《解放》周刊外,还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政策文件。1949年结束。
  • 94、解放日报:《解放日报》最早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政治理论早期刊物。
  • 95、横放: 1.横行放肆。 2.豪迈奔放。
  • 96、火花放电: 词语解释⒈  在电势差很大的正、负带电体之间,发出闪光并伴有爆裂声的短时间的气体放电现象。由于空气电离后,离子密度分布不均,所以火花放电的电流途径是曲折的。闪电是大气中的火花放电现象。
  • 97、大放光明:大为光亮。
  • 98、改革开放总方针:改革开放总方针是一项政策,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
  • 99、得财买放:得:贪得;放:释放。收受贿赂,私放嫌犯
  • 100、得放手时须放手:该放手的时候便放手。谓对于某些事情不要太固执﹑认真。
  • 拼音fàng
  • 注音ㄈ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T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攴(pū),方声。本义:驱逐,流放)(2) 同本义放,逐也。——《说文》见伯夷之放迹。——《楚辞·悲回风》卿大夫外淫者放。——刘向《列女传》放驩兜于 崇山。——《虞书》放弑其君则残之。——《周礼·大司马》放其大夫。——《左传·襄公二十九年》齐放其大臣 孟尝君于诸侯。——《战国策·齐策》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 怀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又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4) 又如:流放(把犯人驱逐到边远地方去);放伐(以武力讨伐并放逐暴君);放徒(放野。放逐于野);放远(远逐);放废(放逐罢黜);放迁(放逐)(5) 舍弃;废置放,弃也。——《小尔雅》惟威惟虐,大放王命。——《书·康诰》(6) 又如:放丢(扔,丢放);放绝(废弃);放蔑(废弃蔑视)(7) 解除约束;释放昔毛宝放龟而得渡。—— 马中锡《中山狼传》休放往来人闲走。——元· 关汉卿《窦娥冤》(8) 又如:把俘虏放回去;放赦(宽赦;赦免);放脱(放走);放免(放赦。释放,赦免);放遣(释放;遣散);放释(释放)(9) 免去;免除任事者知不足以治职,则放官收。——《韩非子·八经》(10) 又如:放良(官府或主人放免奴婢脱籍,使之成平民);放官(免职);放退(免职,退职);放税(免税)(11) 放纵,恣纵无使放悖。——《吕氏春秋·审分》益增其放。——《绝交书》。注:“放荡。”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梁惠王上》(12) 又如:放弛(放纵);放玩(纵情游玩);放傲(放纵自傲);放醉(纵情醉酒);放横(恣意蛮横);放浊(放纵邪行);放怀(纵意,放纵情怀)(13) 做;干 。如:放歹(干坏事,作恶);放短(做手脚);放线(做眼线;当坐探)(14) 发放月钱放过了不曾?——《红楼梦》(15) 又如:放赏(发放赏钱);放高利贷;放官吏债(宋代富家将银钱放与候补京官使用,待京官得到实缺时,可得加倍利息)(16) 搁置;放下放,置也。——《广雅》无放饭。——《礼记·曲礼》隐居放言。——《论语》。包注:“置也。”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7) 又如:放着(放置,搁置);放桌子(摆餐具);放顿(安放);放仗(放下兵器)(18) 委任;外放(旧指京官调任外地)既而胡即放 宁夏知府。——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19) 又如:放缺(委任官职;做官)(20) 从圈栏或禁闭中释放出来放牛于桃林之野。——《伪武成》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唐· 柳宗元《三戒》且放白鹿山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1) 又如:放牛;放羊拾柴(指老人娶妻,有意不加管束,冀能怀孕,从而得到名份上的儿子)(22) 要求对方采取某种态度 。如:放尊重些;放明白些(23) 放映,放送 。如:放电影;放幻灯片(24) 扩展,加大 。如:腰身放肥一点;裤腿再放一寸(25) 使停留在原来的地方或状态,不加处理 。如:鲜肉不能放太久;这个问题得放几天再说(26) 搁进去,加进去 。如:先给锅里放点水;汤里放点盐(27) 为达到某种状态迅速控制速度、态度等 。如:汽车的速度放慢了;做事放谨慎点;放低声音(28) 开放 。如:花开花放;心花怒放;百花齐放(29) 舒展 。如:放眉;放体(30) 通“方”。并船不放舟,不避风,则不可涉也。——《荀子·子道》(31) 又如: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32) 发射;放射;发出由屋顶放光入室。——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33) 又如:有的放矢;放电;放光(34) 点燃 如:放爆竹;放焰火(35) 在规定的时间内停止学习或工作 如:放寒假;放学(36) 通“妨”(fáng)。阻碍不利作土工之事,放农焉。——《管子·度地》(37) 通“仿”(fǎng)(38) 模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也。——《国语·周语下》有放而不致也。——《礼记·礼器》心难而行易,好友同志,仕不择地。浊操伤行,世何效放?——《论衡·自纪》(39) 又如:放物(模拟事物);放效(模拟仿效)(40) 相似有人治道若相放,可不可,然不然。——《庄子·天地》副词通“方”。正当桓公放春三月观于野。——《管子·小问》 [查看更多]

F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