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晏的词语

  • 1、晏殊: 词语解释⒈  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官至同中书门下事兼枢密使。词长于小令。有《浣溪沙》等名篇。有《珠玉词》。国语辞典晏殊[ yàn shū ]⒈  人名。(西元 991~1055)​字同叔,宋临川人。仁宗时累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刚简,善知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皆出其门下。工诗,近西昆体;词亦婉丽,以情致胜。卒谥元献。著有《类要》、《珠玉词》等。
  • 2、食晏:吃午饭。
  • 3、海清河晏: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 4、蚤晏: 1.犹早晩。蚤﹐通"早"。
  • 5、夷晏:平静清明。
  • 6、小晏:宋晏几道善词章﹐与其父晏殊齐名﹐世号二晏﹐称几道为小晏。
  • 7、日晏: 天色已晚。
  • 8、秋晏:指晩秋。
  • 9、宁晏:安定;平静。
  • 10、高晏:谓乐曲的激越与舒缓。
  • 11、海晏河澄:黄河水清,大海波平浪静。
  • 12、四海晏然:意思是全国各地太平安定。
  • 13、海内晏如:天下太平,安康
  • 14、蚤朝晏退: 1.谓早出视事﹐及晩才退。谓勤于政事。蚤﹐通"早"。
  • 15、蚤入晏出: 1.犹言蚤朝晏退。蚤﹐通"早"。
  • 16、蚤朝晏罢: 1.见"蚤朝晏退"。
  • 17、早朝晏罢:很早上朝,很迟退朝。谓勤于政事。
  • 18、言笑晏晏: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 19、晏昼:白天的时间
  • 20、晏客:饮宴所请的客人
  • 21、晏婴: (?-前500)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历仕灵公、庄公、景公为卿。奉景公命出使晋国联姻,与晋大夫叔向议论齐国政局,预言齐国政权将被田氏取代。传世有《晏子春秋》,为战国时人搜集有关他的言行编辑而成。
  • 22、晏子论罪: 晏子论罪出自于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
  • 23、晏安鸩毒: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 24、晏室: 1.闲居之室;私室。
  • 25、晏阴: 1.柔和之阴,微阴。 2.借指夏至。 3.晴阴。
  • 拼音yàn
  • 注音ㄧㄢ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JPVF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日,安声。本义:晴朗)(2) 同本义晏,天清也。——《说文》晏,明也。——《小尔雅》于是天清日晏。——杨雄《羽猎赋》。注:“无云之处也。”鶤日知晏阴蜡知雨。——《淮南子·缪称》。注:“无云也。”日出清济为晏。——《汉书·郊祀志上集》注(3) 又如:晏日(晴天);晏阴(晴阴);晏温(天气晴暖)(4) 通“安”(ān)。平静;安逸以定晏阴之所成。——《礼记·月令》。注:“安也。阴称,晏。”而海内晏如。——《汉书·诸侯王表》。注:“安然也。”言笑晏晏。——《诗·卫风·氓》河清海晏,大德宽仁。——《西游记》(5) 又如:晏安(平静;安逸);晏如(安坐;闲坐);晏居(闲居;安居);晏室(闲居之室;私室)(6) 通“旰”(gàn)。迟冉子退潮,子曰:“何晏也?”。——《论语·子路》。皇疏:“晏,晚也。”二子待君,曰晏。——《吕氏春秋·慎小》。高诱注:“晏,暮也。”及年岁之未晏兮。——《楚辞·离骚》你们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晏?——巴金《家》(7) 又如:晏眠(迟睡);晏然(迟迟;迟缓的样子);晏灯(长明灯;终夜不熄的灯)(8) 通“安”(ān)。温和;和柔言笑晏晏,信誓旦旦。——《诗·卫风·氓》。传:“晏晏,和柔也。”粲也晏也。——扬雄《法言·孝至》。 李轨注:“晏,和柔。”冻登赤天,晏入玄泉。——汉· 扬雄《太玄》(9) 又如:晏阴(柔和之阴,微阴)(10) 鲜艳;华美羔裘晏兮,三英粲兮。——《诗·郑风·羔裘》(11) 又如:晏灿(明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