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暖的词语
- 101、暖花房: 养花草的温室。
- 102、暖女: 旧俗,女儿嫁后三日,娘家馈送食物等问候,称为“暖女”。 参见:煖女
- 103、暖暾: 温暖。
- 104、暖烫烫: 形容温度很高。
- 105、暖色: 暖色nuǎnsè (1) 让人看了有温暖感的颜色,如黄、红、橙 英 warm colour
- 106、暖皮: 软皮。
- 107、暖气团: 一种移动的本身温度比到达区域的温度高的气团,多在热带大陆或海洋上形成。
- 108、暖寒:谓冬日饮酒暖身驱寒。
- 109、暖丝丝:形容温暖的感觉。
- 110、暖匣:古代狱具。有保暖性的禁锢装置。用于冬天。
- 111、暖席: 把座位坐热。指安居。
- 112、暖雾: 春暖时的雾气。
- 113、暖宅: 旧俗称备礼贺人住进新盖的住宅。
- 114、暖地: 1.佛教语。指善根渐趋成熟而尚未断绝烦恼的修行阶段。佛教认为,智慧火能焚尽烦恼薪。暖为火之前兆,因以为喻。
- 115、暖耳:耳套。寒冷时戴在耳朵上以保暖。
- 116、暖气管:输送锅炉烧出的蒸汽或热水用以取暖的管道。
- 117、暖气: 暖气nuǎnqì (1) 锅炉烧出的热水或蒸汽通过管道进入建筑物内的散热器(俗称暖气片)中,散热后增高室温。管道中的热水或蒸汽就叫暖气。一般上述设备也称暖气 英 central heating
- 118、暖堂: 谓设炉取暖的房子。
- 119、暖痛: 旧时当人受杖责后,亲友备酒食安慰之,谓之“暖痛”。 参见:煖痛
- 120、暖女会: 1.宋时始流行的婚姻风俗。婚后九日之内,女方娘家择日宴请亲家。
- 121、暖燠:温暖。
- 122、暖屋:旧俗称备礼贺人迁入新居。
- 123、暖瓶: 暖瓶nuǎnpíng (1) 暖水瓶 英 thermos flask
- 124、暖火盆: 1.古代除夕风俗,在庭院中架起松柏树枝,点火焚烧,谓之"暖火盆"。
- 125、暖尘: 参见:暖尘 ,煖尘
- 拼音nuǎn
- 注音ㄋㄨㄢˇ
- 笔划13
- 繁体暖
- 五笔JEFC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日,爰(yuán)声。“煗”,从火,耎(ruǎn)声。本义:温度不冷也不热) 同本义煖,温也。——《说文》。字亦作煗、作暖。海多大风,冬煗。——《国语·鲁语上》孔席不煗。——《汉书·系传上》七十非帛不煖。——《礼记·王制》清暖寒热,不得不救。——《韩非子·有度》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早莺争暖树。——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狐裘不暖。——唐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歌台暖响。——唐· 杜牧《阿房宫赋》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2) 又如:暖谷(冬温的山谷);暖阳阳(形容温暖宜人);暖景(春暖时的景色);暖丝(形容温暖的感觉);暖煦(温暖);暖意(温暖的意味;温暖的情味);暖炉(冬日御寒取暖的火炉);暖霁(雨止天气和暖)动词(1) 使温暖到来日牵羊担酒,与叔父暖痛去。——李直夫《虎头牌》(2) 又如:暖心话(使人心里感到温暖的话);暖耳(保暖耳朵的器物);暖酒(温酒);把手暖一暖;兄弟情谊暖胸怀 [查看更多]
N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