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来的词语
- 76、来去无常:人生及世间万物变化多样,无规律可言。
- 77、如约而来:按照约定的时间赴约。
- 78、药如来: 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
- 79、如来识: 又名佛识,即第九庵摩罗识。庵摩罗华译为清净,即脱离一切无明烦恼的意思。
- 80、客如云来: 形容客人很多,多的如同云彩一样密密麻麻。
- 81、无来:不知所自来。 犹言无一来者。 没有到来。
- 82、从实招来: 从实招来cóng shí zhāo lái (1)招揽 例 从实招来顾客 英 canvass; solicit(customers)
- 83、八面来风:一个成语典故。比喻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意见和其他资源。
- 84、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85、闻风而来:原指诸侯相继朝觐一辈子。后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 86、万国来朝:万:概数,多;朝:朝贡,朝拜。很多国家来朝拜。
- 87、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两国鸡狗的叫声彼此可以听见,形容两个国家离得很近。《老子·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88、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89、款款而来:慢慢地走,舒缓地步行走来。
- 90、越来越: 用来比较人或事物的数量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或变化,是同一事物不同时期或不同条件的比较。
- 91、自来水: 自来水zìláishuǐ (1) 把取自水源的水经过净化、消毒后,加压力,通过管道输送给居民、工业生产等的用水 英 running water;piped water;tap water
- 9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两国鸡狗的叫声彼此可以听见,形容两个国家离得很近。《老子·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93、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闲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谚语,意思是比喻平时不准备,事到临头才急忙设法应付,又比喻平时不结交,事急才求人。
- 9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此语出自《论语·微子》。原文“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是说过去的就过去了,从现在隐去也不迟啊!
- 95、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比喻只是口头说说,没有实际行动。
- 96、没家亲引不出外鬼来: 指如果没有自己人从中捣鬼就不会引来外人捣乱。
- 97、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 民间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去做,遇有急难才去恳求能够完成。现指平时不做准备,事情发生后才开始忙乱的去做。
- 98、乘兴而来,败兴而返: “乘兴而来,败兴而返”,谚语,意思是趁着高兴来到,扫了兴致回去。
- 99、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八回:“如今你还了得,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你又会做文章了。”
- 100、远来的和尚会念经: 远来的和尚会念经,比喻从外面来的人或物受到重视,被认为有才能或好,有讽刺意味。
- 拼音lái
- 注音ㄌㄞˊ
- 笔划7
- 繁体來
- 五笔GOI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2) 同本义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说文》贻我来牟。——《诗·周颂·思文》。段注:“ 武王渡 孟津,白鱼跃入王舟。出涘以燎。后五日。火流为乌,五至,以殻俱来,此谓遗我来牟。”于皇来牟。——《诗·周颂·臣工》。疏:“叹其受麦瑞而得丰年也。”(3) 又如:来牟(古时大小麦的统称)(4) 未来,将来来日方长。——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知来者之可追。——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5) 又如:来代(后代;后世);来辰(来早。明天早晨);来兹(来年;将来);来哲(后世贤智之人);来轸(后来的车,比喻后来的人或物)(6) 姓动词(1) 由彼至此;由远到近。与“去”、“往”相对来,至也。——《尔雅》。朱骏声曰:“往來之來正字是麥,菽麥之麥,正字是來。三代以还,承用互易,如苑宛、童僮、酢醋、穜種之比。 许君未经订正,故沿伪至今。”憧憧往来。——《易·咸》我行不来。——《诗·小雅·采薇》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翩翩两骑来是谁。——唐· 白居易《卖炭翁》然往来视之。——唐· 柳宗元《三戒》有朋自远方来。——《论语》往昔初阳时,谢家来贵门。——《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如:来寇(敌人来犯);来至(来到);来突(突然而来)(3) 归,回来,返回萃聚而升不来也。——《易·杂卦》。注:“还也。”凡诸侯之女归宁曰来。——《左传·庄公二十七年》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谁来之?——《左传·文公七年》(4) 又如:来家(回到家里来);来三去四(来来去去);来还(归来,回来);来宁(归宁。女子回娘家省亲);来归(回来;归来);来舍(回归而有所定止)(5) 归服;归顺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6) 又如:来服(前来顺服)(7) 招来;招致。后多作“徕”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8) 又如:来致(招致,招来)(9) 加入 中 。如:你来不来?(10) 让不受约束、干扰地满足 。如:来五斤;来两盘(11) 意想不到地或突然地发生、出现 。如:问题一来就马上解决(12) 产生;开始;发生 。如:来路(来历;来源);来历(来由;原委);来情(情由);来情去意(来去的情由与意向);来方(来源);来龙(风水先生称主山为来龙。即龙脉的来源)(13) 追溯来源、血统或起源 。如:来方(来源,进项);来煞(来劲;出息)(14) 相当于做 。如:来不得(15) 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法、方向或态度,是目的。如:你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他呀?(16) 用在动词后,表示估计或着眼于某一方面。如:看来容易;说来话长(17) 用在另一动词前,表示要做某件事。如:我来画;大家都来唱歌(18) 〈方〉∶在 。如:来里(在这里或在那里);来哚(在);来浪(在那里)(19) 表示动作的趋向将子头与剑来。——晋· 干宝《搜神记》闻来垂钓碧溪上。——唐· 李白《行路难》长铗归来乎。——《战国策·齐策四》归来倚杖自叹息。——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长铗归来者。——《战国策·齐策四》(20) 假借为“釐”(lí)。赐予来女孝孙。——《仪礼·少牢馈食礼》。郑玄注:“来,读曰釐;赐也”(21) 假借为“赉”。赐予东人之子,职劳不来。——《诗·小雅·大东》。高亨注:“来,借为赉。”代词(1) 你的;你们的 。用于通信的回复中。如:来信收到;来电收到(2) 这俺哥哥传将令三四番,可怎生无一个承头的?来一个燕青将面劈,那一个 杨志头低。—— 元·佚名《黄花峪 》助词(1) 无义,译作“了”,“吧”,或不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 在数量上接近精确 。如:两米来高(3) 用在数量或数量词后面,表示概数;大约 。如:二十来个(4) 从头到尾过去地 。如:两千年来;来日(往日;过去的日子);来日大难(本指往日艰难。后亦用以指前途困难重重)(5) 以来,表示时间从过去某时持续到现在吾数年来欲买舟。——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数百年来。——唐《柳河东集》去来江口守空船。——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夜来城外一尺雪。——唐· 白居易《卖炭翁》(6) 又如:来古(自古以来);来来(以来);来缘(指来生的因缘);别来无恙乎?(7) 用在数词后,表示列举的原因或理由。如:这些天没去看她,一来路太远;二来没功夫(1) 用于句尾,相当于“咧”刚才奶奶和袭人姐姐怎么嘱咐来!——《红楼梦》 [查看更多]
L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