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梃的词语

  • 1、执梃:手执梃杖。指持梃作仪卫前导。宋时,天子于宫中,仪卫有主辇二十四人,辇头一人穿紫绣袍,执涂金裹银杖作督领。宰相﹑翰林学士﹑御史则用穿朱衣的吏役呵道,"以梃叩地警众"。三司副使"唯乘紫丝暖座,从人队长持破木梃。"
  • 2、木梃: 1.树干。 2.木棒。
  • 3、连梃:古代一种守城武器。
  • 4、白梃: 1.亦作"白挺"。 2.大木棍。
  • 5、白梃兵: 亦作“白挺”。
  • 6、梃杻: 1.泛指刑具。梃,杖;杻,手铐。
  • 7、梃子:指器物的柄把。
  • 8、梃击:持棍棒殴击。也泛指以暴力攻击。 指晩明三案之一的梃击案。万历四十三年( 年 ,张差手执木棍,闯进太子住的慈庆宫,打伤守门太监。被执后供系郑贵妃神宗宠妃 手下太监庞保﹑刘成引进。时人怀疑郑贵妃欲谋杀太子。神宗与太子不愿深究,以疯颠奸徒为罪,杀张差于市,并毙庞﹑刘于内庭了案。史称'梃击'案。
  • 9、锁梃儿:锁的销子。
  • 10、梃刃:棍棒和刀。
  • 11、横梃:横持棍棒。
  • 12、锄梃: 1.锄头和棍棒。
  • 13、梃棒:棍棒。
  • 14、挨梃:满ali teiifun。
  • 拼音tǐng,tìng
  • 注音ㄊㄧㄥˇ,ㄊㄧㄥ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TFP
  • 五行

基本释义

tǐng名词(1) 棍棒梃,杖也。——《广雅·释器》。朱骏声曰:“竹曰竿,草曰莛,木曰梃。”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孟子·梁惠王上》(2) 又如:梃刃(棍棒与刀);梃棒(棍棒);梃击(用棍棒殴击)(3) 指门框、窗框或门扇、窗扇两侧直立的边框 。(4) 如:门梃;窗梃量词(1) 竿状物的计量单位,相当于“杆”、“支”甘蔗百梃。——《魏书》(2) 另见tìngtìng动词屠宰猪后,为了除毛,在猪的腿上割一个口子,用铁棍贴着腿皮往里捅,再往里吹气,使猪皮绷紧名词(1) 往猪皮内捅的铁棍(2) 另见tǐng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