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灶的词语

  • 76、窑灶: 1.亦作"窑灶"。 2.古代一种熏烟御敌的军事设置。
  • 77、炀灶: 1.《战国策.赵策三》:"卫灵公近雍疸﹑弥子瑕。二人者,专君之势以蔽左右。复涂侦谓君曰:'昔日臣梦见君。'君曰:'子何梦?'曰:'梦见灶君。'君忿然作色曰:'吾闻梦见人君者,梦见日。今子曰梦见灶君而言君也,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日,并烛天下者也,一物不能蔽也。若灶则不然,前之人炀,则后之人无从见也。今臣疑人之有炀于君者也,是以梦见灶君。'君曰:'善。'"谓在灶前向火,则蔽其光。后因以"炀灶"喻佞幸专权,蒙蔽国君。
  • 78、盐灶:烧盐的灶。
  • 79、穴灶:煎盐的洞灶。
  • 80、灶陉:灶边突出部分。
  • 81、灶屋:即灶间。
  • 82、灶窝:即灶肚。
  • 83、烓灶:风炉。
  • 84、沈灶产蛙: 灶淹没于水中,日久致孳生青蛙。形容水患严重。 亦作:沈灶生蛙
  • 85、沈灶生蛙: 见“沈灶产蛙 ”。
  • 86、灶团: 1.旧俗祭灶的糯米团子。
  • 87、灶突:灶上烟囱。
  • 88、亭灶: 1.煮盐的灶。
  • 89、跳灶王:旧时祭祀灶神的一种习俗。
  • 90、灶膛:即灶肚。
  • 91、祀灶: 祭祀灶神,古代五祀之一。上古祀灶多在夏月。
  • 92、祀灶日:祭祀灶神之日。上古祀灶在夏日。后相传汉宣帝时有阴子方,于腊日晨炊,见灶神出现,遂以黄羊祭祀而获巨富,因以腊日为祀灶日。事见《后汉书.阴兴传》。后世民间旧俗多以旧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为祀灶日。宋范成大《祭灶词》中有"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及"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诗句即指此。
  • 93、灶税:煮盐户交纳之税。
  • 94、灶尸:古代祭灶时作灶神替身的人。
  • 95、沈灶生鼃:灶淹没于水中,日久致孳生青蛙。形容水患严重。同“沈竈産鼃”。
  • 96、瓦灶绳床: 《红楼梦》 成语,解释:绳床:即交椅,也叫胡床;瓦灶:土坯炉灶。指简陋的生活用具。形容非常贫穷。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虽今日之茅椽蓬牖,瓦灶绳床,其晨夕风露,阶柳庭花,亦未有妨我之襟怀笔墨者。
  • 97、蜃灶: 1.煮盐的灶。
  • 98、慎灶:春秋鲁大夫梓慎和郑大夫禆灶的并称。
  • 99、灶上扫除:把灶上打扫干净。比喻极容易做到
  • 100、灶上骚除: 1.打扫灶头。喻轻而易举。
  • 拼音zào
  • 注音ㄗ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OF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火从土。繁体从穴,鼀(cù)声。本义: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2) 同本义灶,炊穴也。——《说文》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白虎通·五祀》灶烟阳。——《汉书·五行志》灶者,老妇之祭也。——《礼记·郊特牲》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陶渊明《归园田居》(3) 又如:灶床脚(紧靠炉灶旁边的地面);锅灶;行军灶;灶妄(掌炉煮饭的婢女);灶下养(厨役。古代对厨师的贱称);灶燎(上灶头烧火)(4) 烧炼或锻造的设备 。如:灶地(设灶制盐的地方);灶税(古代制盐人家所交纳的税)(5) 灶神夏为太阳,其气长养,祀之于灶。——蔡邕《独断》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鲁迅《彷徨·祝福》(6) 又如:灶王(也称“灶王爷”。灶神的俗称);灶公(灶神的俗称。相传灶神上天奏事直言不讳,因喻正直的人);灶马(木刻印刷在纸上的灶神像;灶神的坐骑)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