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猿的词语

  • 26、猿公: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越有处女出于南林,国人称善……越王乃使使聘之,问以剑戟之术。处女将北见于王,道逢一翁,自称曰袁公,问于处女:‘吾闻子善剑,愿一见之。’女曰:‘妾不敢有所隐,唯公试之。’于是袁公即杖箖箊竹,竹枝上颉桥,末堕地,女即捷末,袁公则飞上树,变为白猿。”后以“猿公”指剑术高明的隐者。
  • 27、猿叶虫: 昆虫,有大猿叶虫和小猿叶虫两种。大猿叶虫长椭圆形,鞘翅上有不规则的粗点;小猿叶虫短椭圆形,鞘翅上有排列规则的细点。成虫和幼虫都吃蔬菜,是农业害虫。
  • 28、猿人: 猿人yuánrén (1) 在性质上介于真人(Homo sapiens)和较高级的猿类之间的灵长目动物,保留着猿类某些特征的原始人 英 ape-man
  • 29、猿戏:一种模仿猿的动作的体操,是五禽戏之一。
  • 30、猿鹤虫沙:旧时比喻战死的将士。也指死于战乱的人。
  • 31、猿惊鹤怨:  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猨惊。”
  • 32、猿臂: 谓臂长如猿,可以运转自如。 形容勇武。
  • 33、猿酒:传说猿猴所造之酒。实际上是其吃剩的果子经发酵而成者。
  • 34、猿鹤沙虫:《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葛洪《抱朴子》:'周穆王南征,一军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虫为沙。'按,今本《抱朴子.释滞》作:'山徙社移,三军之众,一朝尽化,君子为鹤,小人成沙。'后因以'猿鹤沙虫'指阵亡的将士或死于战乱的人民。
  • 35、猿鹤: 猿和鹤。 借指隐逸之士。 见“猿鹤沙虫 ”。
  • 36、猿心:佛教语。喻躁动散乱之心。《大日经.住心品》说六十种心相﹐"猿猴心"为其中之一。
  • 37、猿马意: 犹心猿意马。
  • 38、猿狖: 泛指猿猴。
  • 39、猿吟: 猿猴长鸣。
  • 40、猿穴坏山:比喻小事不注意,就会造成大灾祸。
  • 41、猿鹤羞: 谓隐士复出,愧违初志。
  • 42、猿藏熊缘:猿藏:猿藏身之处;熊缘:熊不舍离开的地方。指猿和熊的巢穴。
  • 43、白猿翁: 1.亦作"白猿公"。
  • 44、爪哇猿人:爪哇猿人是也称爪哇猿人、直立猿人,是现代人的祖先。
  • 45、惊猿脱兔:形容迅速奔逃。
  • 46、穷猿投林:比喻人在困窘的境况,急于寻找安身的地方。
  • 47、猿啼: 猿凄厉地啼叫。
  • 48、猿啼鹤怨: 见“猿啼鹤唳 ”。
  • 49、腾猿: 1.见"腾猿"。
  • 50、金丝猿: 金丝猿jīn sī yuán (1) 一种猴子( Rhinopithecus roxellanae ),有一张漂亮的蓝色面孔,鼻孔向上,灰黄色的毛皮上披拂着金色的长毛。生活在高山的大树上。是中国特产的珍贵动物 英 golden mon1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TFE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蝯善援,禺属。——《说文》。通常写作“猨、猿”。貉逾汶则死。——《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毋教猱升木。——《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猿狙之便自山林来。——《庄子·天地》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2) 又如:猿猴献果(指将人的四肢在胸前捆在一起的姿势);猿狖(猿猴);猿眩(猿临悬崖而目眩。极言险峻);猿臂(臂长如猿,运用自如,亦比喻攻守自如的作战形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