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甲的词语
- 1、甲颜:脸厚如甲。 谓不知羞耻
- 2、山中无甲子: 源自《西游记》第一回中的一句话:山中无甲子,寒尽不知年。
- 3、甲英乡: 甲英乡位于甘孜州西部。
- 4、甲子纳音: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顺序两两相配,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六十甲子。
- 5、强力甲板: 参加船体总纵强度的甲板。
- 6、装甲体: 数码世界形成当初,只限在“古代数码世界时期”被称为时代繁荣的“古代种”数码暴龙才能使用的进化。
- 7、竹甲虫: 又名慈竹牛、笋子虫、竹钻子。
- 8、指甲散: 名称:指甲散组成:左手中指甲。
- 9、青铜护甲:经室内清理和保护后,发现一件残长29厘米的铜甲整体呈卷筒状,犹如人的腿部形状,应是包裹腿部的护甲。
- 10、装甲列车:装甲列车是一种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装甲铁路车辆,由战斗列车和基地列车组成,一般由一台装甲蒸汽机车,两节以上的装甲车厢或二至四节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构成。
- 11、铁甲马: 披着铁质马甲的战马。
- 12、山文甲: 一种至少在唐朝就已经出现了的典型中国式盔甲,后作为武将盔甲流行于唐、辽宋夏金、明。
- 13、文甲:即玳瑁。
- 14、言战者多,被甲者少: 《韩非子·五蠹》:“境内皆言兵,藏孙、吴之书者家有之,而兵愈弱,言战者多,被甲者少也。”
- 15、片甲不归:片:单,只;甲:铠甲。形容全军覆没。
- 16、弃兵解甲:抛弃兵器,脱下盔甲。谓投降
- 17、兵不解甲: 士兵不脱下作战时穿的铠甲,随时准备作战,比喻情况危急随时都要做好准备。
- 18、花甲老人: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 19、指甲花: 热带灌木。常用以染指甲。
- 20、年近花甲: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中国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
- 21、年过花甲:形容这个人老,年龄大。
- 22、一毛片甲: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23、腹中甲兵: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
- 24、指甲草: 凤仙花的别名。
- 25、铁甲池鱼:池中之鱼。比喻受仕宦束缚而丧失自由者。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甲
- 五笔LHNH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小篆字形,像草木生芽后所戴的种皮裂开的形象。本义:种籽萌芽后所戴的种壳)(2) 同本义甲,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说文》甲象草木戴种而出之形。——《六书故》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易·解》(3) 又如:莩甲;甲坼(甲宅。外壳裂开。指草木种子裂开硬壳发出芽头)(4) 古时战士的护身衣,用皮革或金属制成。也叫“铠”献甲者执胄。——《礼记·曲礼》殪以为大甲。——《国语·晋语》齐国寡甲兵。——《战国策·齐策》函人为甲。——《周礼·考工记》擐甲执兵,固即死也。——《左传·成公二年》卷甲而藏。——宋· 苏轼《教战守》甲冰霜迸落。——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弃甲投戈。——《广东军务记》(5) 武器得甲库,取器械。——《资治通鉴》(6) 披甲的人,即甲士晋侯饮 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左传·宣公二年》精甲万人。——司马光《资治通鉴》(7) 动物的坚硬的外壳 。如:龟甲;鳞甲(8)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 。如:指甲;趾甲(9)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 。如:保甲;甲首(元代每二十户为一甲,明代十户为一甲,一甲之长为甲长)(10) 天干的第一位,用以纪年、月、日乙卯乃雨,甲子又雨。——苏轼《喜雨亭记》(11) 又如:六甲甲胆(中医认为人的脏腑分五行,同属的再以甲乙分。胆与肝同属木,胆称甲木,亦称甲胆)(12) 六十甲子的省称 。如:年过花甲(13) 代词。用来指称佚名的人或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名 。如:某甲与某乙(14) 姓动词(1) 居第一;冠于治宅甲诸第。——《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2) 又如:桂林山水甲天下(3) 把甲衣穿在身上晞一营大噪,尽甲。—— 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4) 又如:甲马(披甲的战马;画有神象或符咒的符箓);甲坊署(掌管甲胄等的官署);甲伍(披甲执兵的队伍);甲士(押甲的战士);甲第连云(形容达官显贵住宅高耸入云 的样子)形容词第一的,上等的 。如:甲第(上等的府第;指豪富之家)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