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痰的词语

  • 1、咯痰: 词语解释⒈  指气管、支气管的分泌物或肺泡内的渗出物经口排出体外的症状。因常随咳嗽而发生,故又称“咳痰”。常因呼吸道本身的病变、过敏性疾病、心脏病变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引起。
  • 2、五痰:五痰为我国古代医者对痰证从性质上所做的分类标准,具体内容上略有出入。
  • 3、吐痰:指将口中涶沫或其他分泌物吐出的行为。
  • 4、消痰:指清除体内的痰。
  • 5、气壅如痰:气壅如痰指胞睑之内常有白沫稠粘之物,其状似痰沫的病症,属眼科疾病,类似于今天眼科的“伪膜性结膜炎”,证属脾肺湿热方用泄脾汤等治疗,证属湿热伤阴方用养阴清肺汤等治疗。
  • 6、气虚痰: 气虚所致的痰证。
  • 7、弱痰汤: 名称:弱痰汤 组成:人参1钱,茯苓5钱,荆芥1钱,苡仁1两,陈皮5钱,天花粉3钱,枳壳3分,白芥子2钱。
  • 8、风痰壅盛: 病证名。
  • 9、痰结:梅核气,也指胸膈或胁下之痰结。
  • 10、痰病: 1.指精神性疾病。
  • 11、痰桶: 1.形状像桶的盛痰器皿。
  • 12、痰迷: 1.指癫痫。 2.比喻头脑发昏﹐神智不清。
  • 13、痰饮:中医病症名。四饮之一。指体内过量水液不得输化﹑停留或渗注于某一部位而发生的疾病。一般认为"稠浊者为痰﹐清稀者为饮"。
  • 14、痰火司: 1.旧时民间崇拜的一种神。
  • 15、痰盂:(名)盛痰用的器皿。
  • 16、痰涎: 1.痰与口水。偏指痰。
  • 17、痰核:指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多由湿痰流聚而成,结块多少不一,不红不肿 ,不硬不痛,用手触摸,如同果核状软滑而能移动,一般不会化脓溃破。痰核大多生于颈、项、下颔部,亦可见于四肢,肩背。
  • 18、痰火:中医术语。体内痰浊与火邪互结或痰浊郁久化火的病理变化。多表现为喘息﹑咳嗽﹑怔忡﹑昏厥等。
  • 19、痰气:指精神性疾病。 指中风。
  • 20、痰症:中医术语。泛指痰涎停留于体内的病症。特指肺病。
  • 21、热痰嗽: 一种病名。
  • 22、暑痰:暑热伤肺、生痰之证
  • 23、痰湿:指人的体质的一种症状,多由饮食不当或疾病困扰而导致。
  • 24、湿痰发热:湿痰内郁而致之发热
  • 25、乳痰:乳房内结肿块溃破者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OOI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呼吸道分泌而由口、鼻腔排出的粘液 。如:痰厥(中风不省人事);痰诞(痰与口水。偏指痰);痰沫(带痰的唾沫);痰病,痰气(中医指精神性疾病);痰火,痰症(中医术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