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祖的词语
- 1、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回来了》是未央于1953年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
- 2、祖国,我对你说:作品简介祖国,我对你说 :zǔ ɡuó ,wǒ duì nǐ shuō诗集。
- 3、祖氏公理:中国古代用以计算体积的一条重要公理。由祖冲之、祖暅父子提出。即“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形状不同的物体,若其等高处截面积都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不能不相等)。西方直至一千多年后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里提出。
- 4、从祖:“从祖”作为亲属关系称谓词,表示“祖父的兄弟”这一亲属关系,指的是祖父的亲兄弟。与从祖祖父、从祖王父的同义。若从祖年长于祖父则称为伯祖父,简称为伯祖;若从祖年幼于祖父则称为叔祖父,简称为叔祖。
- 5、堂伯祖父:曾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中比祖父年龄大的,即伯叔曾祖父的儿子中比祖父年龄大的,即曾祖父的侄子中比祖父年龄大的,是祖父的堂兄,是父亲的堂伯父。
- 6、高祖大父:曾祖父的父亲,即祖父的祖父,也即父亲的曾祖父。
- 7、从祖王父: 祖父的亲兄弟,即父亲的伯父或叔父。
- 8、玄祖父: 又称“天祖”,即曾祖的祖父,或称高祖之父,是“五世祖父”。
- 9、祖印:祖师法印。
- 10、祖礼: 1.举行祭路神的仪式。
- 11、祖言:犹祖述。谓阐述;发扬。
- 12、祖位:犹祖师。
- 13、祖心:祖师的心意。
- 14、明太祖:明太祖(1328-1398)即“朱元璋”。明王朝的建立者。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东)人。贫农出身。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当和尚。后参加郭子兴部红巾军,郭死后自为统帅。1356年攻下集庆(今江苏南京)。接受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先后击败并消灭陈友谅、张士诚及其余部,又杀害红巾军首领韩林儿。不久出师北伐。1368年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建立明朝。同年攻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以后逐步统一全国。在位期间普查户口,奖励农桑,减轻赋税,兴修水利,移民屯田,使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发展。又实行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分封诸子为各地藩王。采用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晚年残酷屠杀开国功臣。
- 15、三国七祖:日本净土真宗开创者亲鸾圣人认为印度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和中国的昙鸾大师、道绰禅师、善导大师以及日本的源信僧都、法然上人正确地传承了阿弥陀佛的本愿,故称“三国七祖 ”,又名“七高僧”。
- 16、祖母緑:一种宝石,是含铬而呈翠绿色的绿柱石。【古波斯语 Zumurud】。
- 17、道教三祖:道教和儒教一样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道教以始源於黄帝,乃尊黄帝为始祖,以阐扬道教精义的老子为道祖;以组成道教的张道陵为教祖,是谓道教三祖。道教三祖也特指张道陵,就是道教“第三”祖的意思。
- 18、祖别:祖饯送别。
- 19、祖世: 1.犹世代。
- 20、祖离: 1.谓饯别出行之人。
- 21、离祖成家: 你离开故土而成家立业。
- 22、天祖:高祖之父
- 23、太祖皇: 皇帝之祖父,即太祖皇帝。
- 24、数祖忘典:原指查数着典籍,却忘了自己祖先的行事,后用来比喻忘本;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 25、少祖山: 汉族风水学术语。
- 拼音zǔ
- 注音ㄗㄨˇ
- 笔划9
- 繁体祖
- 五笔PYE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示,且(jǔ)。从“示”与祭祀、宗庙有关。本义:祖庙)(2) 同本义祖,始庙也。——《说文》。段注:“始兼二义,新庙为始,远庙亦为始。”左祖右社。——《周礼·考工记·匠人》受终于文祖。——《书·舜典》孔传:“文祖者, 尧文德之祖庙。”启乃下, 武王善之,封之于 宋,立其祖。——《荀子·成相》(3) 又如:祖祢(祖祢庙。祖庙与父庙)(4) 祖父吾祖死于是。——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吾祖太常公。——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5) 祖宗 ;祖先;自祖父以上各辈尊长祖考来格。——《书·益稷》故先祖基之,子孙成之。——《盐铁论·结和》无念尔祖。——《诗·大雅·文王》(6) 又如:祖积(祖宗遗传下来);祖贯(祖辈居住之处;祖籍);祖陇(祖传的土地);祖烈(祖宗的功业);祖家(同一祖先的家族);祖训(祖先的遗训;祖父的训戒)(7) 祖师。指言行、功业为后世所宗仰者第一祖摩诃迦叶。——《景德传灯录》(8) 又如:祖心,祖意(祖师的心意);祖印(祖师法印);祖位(祖师);祖系(祖师世系)(9) 帝王的庙号 。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如汉称刘邦为汉高祖,唐称李渊为唐高祖盖闻古者祖有功而宗有德。——《史记·孝文帝本纪》(10) 初,开始。亦指事物的本源浮游乎万物之祖。——《庄子·山木》(11) 又如:祖始(本源;起源);祖源(水流的源头);祖帖(最早的法帖);祖本(书籍、碑帖最先的刻本或拓本)(12) 根本;根据。亦指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 。如:祖花(嫁接时作根株用的花木)(13) 姓动词(1) 效法;承袭皆祖屈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2) 又如:祖式(效法;仿效);祖用(仿效使用);祖法(效法);祖效(仿效;效法);祖尚(效法);祖袭(效法,因袭)(3) 崇尚 。如:祖尚(崇尚效法)(4) 熟悉祖识地德。——《国语·鲁语》(5) 又如:祖识(熟习知悉)(6) 出行时祭祀路神。引申为饯行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战国策·燕策》(7) 又如:祖道,祖韨(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祖别(祖饯送别);祖行(饯别将病逝者;饯行)(8) 死者将葬时之祭。泛指为死者作祭 。如:祖日(为死者设祭尊之日);祖泣(祭奠哭泣);祖畅(古代丧葬,于出殡前设奠所用的郁畅酒);祖腊(祖为古代祭祀五帝五神于明棠,以祖宗配食的祭名;腊是年终祭祀祖先的大祭)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