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褐的词语

  • 26、绦褐:犹布衣。借指平民。
  • 27、檀褐:赤褐色。
  • 28、獭褐: 獭皮制成的短衣。
  • 29、素褐:本色的粗麻布短衣。古时为贫贱者所穿。
  • 30、裋褐:粗陋的短衣。裋褐是汉服的一种款式,是对古代穷苦人穿的一种衣服的称呼,又称“竖褐”、“裋打”、“短褐”。
  • 31、竖褐:贫民所穿的短窄粗衣。
  • 32、鼠毛褐:指黄黑色。
  • 33、释褐:1.旧制,新进士必在太学行释褐礼,脱去布衣而换穿官服2.比喻做官或进士的及第授官。
  • 34、食褐:衣食。
  • 35、麝香褐: 颜料名。
  • 36、苫褐: 1.草衣。
  • 37、山谷褐: 依宋·黄庭坚服式仿制的服装。
  • 38、濡褐:指沾湿马衣。语出《左传.定公八年》:"主人焚冲,或濡马褐以救之。"
  • 39、裘褐:粗陋衣服。泛指御寒衣服。 借指高人隐士。
  • 40、蒲褐:蒲团褐衣。亦借指佛学或佛教徒。
  • 41、葡萄褐:颜色名。
  • 42、皮褐: 1.皮制短衣。
  • 43、披褐: 身穿短褐。多指生活贫苦。
  • 44、毛褐: 1.兽毛或粗麻制成的短衣。
  • 45、马褐:马衣。
  • 46、露褐:褐色颜料。
  • 47、两优释褐:宋代学制之一。内舍生连考两次优等则可以任命为官。释褐,脱下粗劣的短衣,义为做官。
  • 48、髡褐:指僧人。
  • 49、宽褐:宽大的粗布衣。泛指贫贱者的衣服。
  • 50、枯竹褐: 1.绘画颜色名。
  • 拼音
  • 注音ㄏㄜ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UJN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衣,曷声。本义:用粗麻织成的袜子)(2) 同本义褐,编枲袜。——《说文》。段玉裁注:“取未绩之麻,编之为足衣,如今草鞵之类。”(3) 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无衣无褐,何以卒岁。——《诗·豳风·七月》。郑玄笺:“褐,毛布也。”从者衣褐。——《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4) 又如:褐巾(用粗布缝成的头巾);褐衣(粗布衣。借指平民);褐衫(粗布衣);褐夫(穿粗布衣服的人。指贫贱的人)(5) 卑贱的人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左传·哀公十三年》。杜预注:“褐,寒贱之人。”形容词黄黑色 。如:褐煤;褐铁矿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