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1、中词: 中词zhōngcí (1) 三段论中大前提和小前提所共有的名词 英 middle term
  • 2、文词: 文词wéncí (1) 指文章词语 英 language diction (2) 泛指文章 英 writings (3) 文雅的词句 例 拿你们知识分子的文词来说,我叫做有灵魂的战士 英 elegant words
  • 3、集体名词: 表示一群人或一些物的名词。
  • 4、倒顺词: 汉语表达的意思丰富并且组合性强,一个字往往可以和不同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能表示多个意思,并且有些词还可以颠倒用,不但意思明白,而且词义有趣多变。
  • 5、字词:汉字和词语。
  • 6、汉越词: 又称"汉越语",是指在越南语里一些由汉语引申而来的汉根词和汉源词的统称。
  • 7、单元词: 文献中最基本的不可再分的词。
  • 8、通用词: 某一行业类别的词。
  • 9、多音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词语。
  • 10、词语移用: 某些词语中的语言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一定的词性,利用这些词语的这些特点临时改变它的用法和词性,从而收到一定的修辞效果。
  • 11、下位词: 概念上内涵更窄的主题词。
  • 12、上位词: 概念上外延更广的主题词。
  • 13、词条名: 在百科中的解释就是某个1词条的标题。
  • 14、主题词: 用来标明图书、文件、文章等主题的词或词组。
  • 15、轻声词: 汉语普通话音节都有固定的一个声调,可是某些音节在词和句子中失去了它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轻短模糊的调,就是轻声。
  • 16、字母词: 由字母构成或其中包含字母的词语的通称,如“DVD”、“AA制”等。
  • 17、时间词: 表示时间的名词,如“过去、现在、将来、早晨、今天、去年等”。
  • 18、元宫词: 不著撰人名氏。
  • 19、同义复词:意义重复的词句。
  • 20、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只起作陪衬音节的作用,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 21、生词: 生词shēngcí (1) 不认识或不熟悉的词 英 new word
  • 22、冠词:若干语言中与名词连用的一种虚词。在数、性、格三方面必须跟相接的名词一致。分为定、不定二种。
  • 23、主词: 主词zhǔcí (1) 逻辑命题中的一个词,它表示判断的对象 英 subject term;subject (2) 有些语法书对“主语”的叫法 英 subject
  • 24、单词重音:英语的每个词,至少有一个音节读得特别重而清楚,而其他的音节则轻而含糊。
  • 25、中文代词: 即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词。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