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谖的词语

  • 1、诈谖:欺诈﹔弄虚作假。
  • 2、造谖:制造谎言。
  • 3、无谖: 1.纯正,无邪。
  • 4、私谖:暗中欺诈他人。
  • 5、不谖: 不忘。
  • 6、谖言:虚浮不实的言辞。
  • 7、谖谖:喧扰貌。諼,通“諠”。
  • 8、谖浮: 1.指喧嚣轻佻的风气。谖﹐通"諠"。
  • 9、谖草:即萱草。又称鹿葱、忘忧、宜男、金针花。諼,通“萱”。
  • 10、冯谖市义:指收买民心。
  • 11、冯谖三窟:典故。指战国时齐人冯谖为孟尝君收买薛地民心﹑使齐王重用孟尝君及为孟尝君立宗庙于薛之事,致使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见《战国策.齐策四》。参见“狡兔三窟”。
  • 12、冯谖剑:谓怀才未遇者希望为人赏识重用。
  • 13、冯谖弹铗:表示渴望得到任用。
  • 14、怀谖:心存欺诈。
  • 15、永矢弗谖:决心永远牢记着。
  • 16、冯谖客孟尝君:《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
  • 拼音xuān
  • 注音ㄒㄩㄢ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EFC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爰(yuán)声。本义:欺诈,欺骗)(2) 同本义谖,诈也。——《说文》谖,欺也。——《广雅》则上诈缓而弃其信。——《汉书·艺文志》虚造诈谖之策。——《汉书·息夫躬传》(3) 又如:谖言(华而不实的言辞)(4) 忘记,忘却,遗忘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诗·卫风·淇奥》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诗·卫风·伯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