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锡的词语

  • 1、锡林郭勒草原自然保护区: 词语解释⒈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成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沙地疏地草原为主要保护对象,在温带草原区中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 2、九锡:  
  • 3、郑锡:[唐]郑锡,登宝应进士第。
  • 4、马中锡:马中锡(1446~1512)明代官员、文学家。
  • 5、缁锡: 1.缁衣锡杖。僧人所用。 2.借指僧人。
  • 6、卓锡:卓,植立;锡,锡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谓僧人居留为卓锡。
  • 7、住锡:谓僧人在某地居留。锡,锡杖。
  • 8、伫锡:谓僧人留居某地或某寺。锡指锡杖。
  • 9、驻锡:僧人出行,以锡杖自随,故称僧人住止为驻锡。
  • 10、掷锡:南朝梁高僧宝志和白鹤道人都想住到景色特别奇丽的潜山山麓去。梁武帝要他们把一样东西放往山麓﹐谁先放到就给谁住。道人飞去一只鹤﹐宝志投去手中的锡杖。在鹤将至时﹐忽听到空中飞声﹐只见宝志的锡杖已经植立在山麓。事见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神异下.宝志》。后用以为典。
  • 11、植锡: 1.立禅杖于地。谓僧人留止。
  • 12、赈锡: 1.亦作"赈锡"。 2.赈救赐与。
  • 13、振锡:谓僧人持锡出行。锡,锡杖。杖头饰环,拄杖行则振动有声。
  • 14、真锡:指僧人所用的锡杖。
  • 15、珍锡:珍贵的赏赐。
  • 16、仗锡:指僧人手持锡杖。
  • 17、杖锡:拄着锡杖。谓僧人出行。锡,锡杖,云游僧所持法器。
  • 18、沾锡:赏赐。
  • 19、赠锡:赠赐。锡,通'赐'。
  • 20、寓锡:取僧侣寄放锡杖之意。谓僧侣寄居。
  • 21、优锡:优厚的赏赐。锡,赐给。
  • 22、移锡: 1.谓僧人移换寺庙。锡﹐锡杖﹐僧人所持。
  • 23、巡锡:指僧人云游。锡,指僧人的锡杖。
  • 24、宣锡:宣赐。指皇帝赏赐。
  • 25、铁锡: 1.铁和锡。 2.唐代一种劣质钱币。以铁和锡熔铸而成。 3.指锡杖。
  • 拼音
  • 注音ㄒㄧ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QJQR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化学名词。一种略带蓝色的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n金锡连丹。——《史记·货殖列传》(2) 又如:锡古子(形如鼓的有盖锡锅)(3) 通“緆”。细麻布用锡若絺。——《仪礼·大射仪》于是郑女曼姬,被阿锡。——《史记·司马相如传》(4) 又如:锡衣(细布所制的衣服);锡衰(由平滑的细麻所制成的衣服)(5) 和尚所用锡杖的简称 。如:锡杖动词(1) 通“赐”。给予;赐给申锡无疆,及尔斯所。——《诗·商颂·烈祖》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庄子·列御寇》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左传·隐公元年》老亲母若肯见教,胜予锡我百朋矣。——《宛如约》(2) 又如:锡赉(赏赐);锡命(天子赐与诸侯爵位、服饰等诰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