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颔的词语
- 1、骊龙颔下取明珠: 骊龙颌下取明珠,典故名,典出《庄子集释》卷十上〈杂篇·列御寇〉。指在黑龙的下巴底下掏取明珠。比喻冒险贪求,自取其祸。
- 2、颐颔:腮颊。 谓点头。表示同意。
- 3、鷰颔:《后汉书·班超传》载:东汉 名将 班超 从小立大志,以取封侯,相士说他“燕頷虎颈”,有封“万里侯”之相。 后奉命出使 西域 三十一年,建功立业,官至 西域 都护,封 定远侯 。后遂以“鷰頷”指立军功于异域之志。《梁书·元帝纪》:“岂直 燕 垂寒谷,积黍自温,寧可堕此玄苗,坐飡红粒,不植鷰頷,空候蝉鸣。” 宋王禹偁 《允边上节度使入觐批答》:“况闻刁斗无声,烽烟罢警,足可别 云中 之巨镇,归日下之 长安 ,慰予鷰頷之思,遂尔 雁门 之恳。”
- 4、咽颔:比喻形势险要之处。
- 5、燕颔: 参见:燕颔 ,鷰颔
- 6、笑颔:含笑点头﹐表示满意。
- 7、下颔:1.下巴。 2.脊椎动物的颌的下部。
- 8、探龙颔:喻科举得第。亦以喻冒犯君威。
- 9、霜颅雪颔:谓发白须白。
- 10、面颔:头面与下巴。指头部。亦借指物体上部。
- 11、龙颔:骊龙的下巴。传说其下有珠。
- 12、龙威燕颔: 形容威严雄武的相貌。
- 13、颏颔:下巴。
- 14、顑颔:因饥饿而面黄肌瘦的样子。
- 15、黄颔: 下巴上仅有黄色细毛。形容年少。 见“黄颔蛇 ”。
- 16、虎头燕颔: 1.形容相貌威武。古之相者说是万里封侯之相。
- 17、顿颔:犹点头。
- 18、目使颔令: 形容态度骄横。
- 19、微微颔首: 形容人稍微点点头,微笑一下的意思。
- 20、燕颔儒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 21、燕颔虎颈: 燕颔虎颈yànhàn-hǔjǐng (1) 颔:下巴颏。形容相貌威武 英 a noble look (2) ——亦作“燕颔虎头”
- 22、燕颔虬须: 形容相貌威武。 亦作:燕颔虬须
- 23、燕颔虎头: 形容相貌威武。 借指武将、勇士。
- 24、燕颔书生:有封侯之相的读书人。亦用以称美志在建立军功的士人。
- 25、燕颔虎须: 形容相貌威武。 亦作:燕颔虬须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13
- 繁体頷
- 五笔WYNM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页(xié),含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下巴颏)(2) 同本义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释名》颐,或曰颔车。——《释名·释形体》绝其颔。——《公羊传·宣公六年》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庄子·列御寇》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后汉书·班超传》相逢应不识,满颔白髭须。——白居易《东南行》(3) 又如:颔车(齿下骨的别名);颔雪(颔下的白须);颔颏(下巴)(4) 位于颈的前上方,相当于颏部的下方,结喉的上方热争则腰痛,不可用俯仰,腹满泄,两颔痛。——《素问·刺热篇》动词(1) 点头逆于门者,颔之而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但微颔之。——宋· 欧阳修《归田录》(2) 又如:颔首;颔头(点头);颔命(接受旨意)(3) 摇动 。如;颔颐(动动腮巴)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