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不的词语
- 101、胡不归:古文用语,意为为什么不回去。
- 102、不归夜: 一般是不回家的夜晚睡不着的意思。也有可能指今夜要做的事事无法回头,注定是一个无法睡觉的夜晚。
- 103、不思进取:不想努力上进,不想有所作为。
- 104、不明就里:汉语成语,指不知道内幕,不明白其中含义。
- 105、不识自家:也称顾履识家。形容极度愚昧,不会灵活转化的人。
- 106、习无不精:习:学习;精:精通。学习没有不精通的。
- 107、贼里不要:地方方言‘俗语。狡猾的人群里也不想要的更狡猾的人。
- 108、无处不在: 无:没有;处:到处;无论什么地方都有,形容数量之多,和存在的范围极大。
- 109、不留情面: 一点面子都不给。
- 110、不仅...而且: 关联词组,表递进关系。后一句的意思比前一句更进一步。
- 111、不求有功: 不要求立功。
- 112、不图名利:做事做人不以自身的名、利益为目的。
- 113、不识大局:不认清当前的形势。
- 114、备而不典: 完备但不能作为典范。
- 115、不知何时: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 116、时不知归:不知道他的详细情况。
- 117、不守妇道:不遵守妇人的道德规范。
- 118、半夜敲门不吃惊,半夜敲门心不惊: 比喻没有做过什么亏心的事,心里很踏实
- 119、三不退屈:佛学术语,菩萨修唯识行,有三退屈,成唯识论卷九,有三不退屈说。
- 120、余生不见:还有必要再见么。
- 121、一步不落:形容进度或者事情的发展都紧跟,没有落后。
- 122、五不食: 早在2500多年前孔圣人就提出了食品安全“五不食”原则:“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
- 123、委实不易: 真的确实是很不容易。委:真的。实:确实、实在。不易:不容易。
- 124、八不主义:对于中国新文学运动,胡适是最重要的启蒙人。
- 125、心不离道:与心心相惜形影不离意思一样。心灵永远在一起。
- 拼音bù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不
- 五笔GII
基本释义
副词(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韡。”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韩非子·喻老》老妇不闻也。——《战国策·赵策》被驱不异犬与鸡。——唐·杜甫《兵车行》后遂不复至。——明·魏禧《大铁椎传》(3) 又如:不会;不大;不一定;不古(不古朴。意指社会风气衰落、败坏);不勾(不消;不够;不到);不才(没有才能。自称的谦词;不成才);不才之事(不好的事情)(4)两者中既非这个也非那个 。如:不男不女;不明不白;不知不觉(5) 无须前面的先决条件而出现后面的行为和状态 。如:不问而知;不寒而栗;不翼而飞(6) 作为虚词,表示缺乏或忽视某种行动 。如:视而不见、听而不闻(7) 用在叠用的相同的词之间,前面常加“什么”,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 。如:道理不道理,他一点都不往心里去(8)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不以累臣衅鼓。——《左传·僖公三十三年》(9) 又如:不客气,不客气;不谢,不谢(10) 用在动词后,表示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或目的 。如:我呆不下去了;吃不了;办不到(11) 单用,表示否定对方的话或提问 。如:他知道吧?不,他不知道;别提那件事。不,我要提(12) 用在句末,构成问句 。如:不知小何在家不?;奶奶说的对不?古词同“否”(fǒu)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唐·韩愈《师说》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与不?——《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助词(1) 用来加强语气。如:好不吓人;不几(岂不是)(2) 用来调整音节徒御不惊,大庖不盈。——《诗·小雅》。毛传:“不惊,惊也;不盈,盈也。”形容词(1) 通“丕”(pī)。大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诗·周颂·清庙》不有而丑天地,非天子之事也。——《管子·侈靡》道其本,至也。至不至无。——《管子·心术》(2) 注意:“不”字在第四声(去声)字前念第二声(阳平),如“不必”(bú bì);“不是”(bú shì)。本词典为方便起见,条目中的“不”字,都注第四声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