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事的词语

  • 51、事务所: 处理事务的场所,机构,现在大多都是接手他人的委托,而成为"公司,用于指代FBI。
  • 52、主事一人: 由一人全面主持家事。
  • 53、作事不时: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八年》:“作事不时,怨读言动于民。”
  • 54、不尽人事:不与亲朋交往。
  • 55、问事: 问事wènshì (1) 问询信息 例 问事台 英 inquire (2) 过问具体事务 例 科长从不问事 英 bother about something
  • 56、破事儿: 不愿管又非得管的,不愿做又非得做的烦心、讨厌、不情愿、反感的事。
  • 57、不事张扬: 事:做、治;不事:即不做、不从事这样的行为。不事张扬:即不从事四处张扬、炫耀、显摆及类似的表露和夸张的行为。表现出一种内敛、含蓄的性格特征与精神特质。
  • 58、张事:张设帷幕之事。
  • 59、有志者,事竟成: 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60、不问世事: 不过问闲事。
  • 61、故事情节: 这篇故事里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 62、不事城府: 宋·袁甫《跋慈湖先生广君赋》:“与人则倾肺肝,不事城府,损财则等泥沙。” 【拼音】:bù shì chéng fǔ【解释】:城府:城市和官署,指难以揣度的心机。比喻胸怀坦荡,无所隐藏。
  • 63、严重事故:严重事故堆芯遭到严重损坏和融化的事故。
  • 64、一事未成:连一样事情也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 65、亡国之事:事:事情,事件。使国家灭亡的事件。
  • 66、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指办不好事情,反而把事情弄糟。
  • 67、罪过事: 是佛教术语,瑜伽八十四卷十三页云:诸结因缘、于现法中,能生过罪;乃至领受从彼所生心法忧苦。由此因缘、能和合故;名罪过事。
  • 68、不经人事:  没有社会经历,不知道人情世故。
  • 69、不经世事:没有为人处世的经验。
  • 70、失节事大: 泛指失去节操。
  • 71、清官难断家事: 清官:公正清廉的官吏。指家庭内部纠纷情况复杂,外人没法断定谁是谁非。
  • 72、作事: 谓役民兴造。 处事。 谓施政。 任职;工作。
  • 73、文事: 文事wénshì (1) 关于文化、教育的事务。即文教 英 culture and education
  • 74、物事全非:不论人或事都全部发生巨大改变,并且不可扭转。
  • 75、天下大事:细:细微。国家大事,必须由细微之处做起。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史,之省声。史,掌管文书记录。甲骨文中与“吏”同字。本义:官职)(2) 同本义事,职也。——《说文》无功而受事,无爵而显荣。——《韩非子·五蠹》(3) 又如:事宦(仕宦。事通“仕”)(4) 引申为职守;政事;事务事,勤也。——《尔雅》为政事庸力行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注:“在君为政,在臣为事。”事蚤济也。——《礼记·乐记》事至佚而功。——《荀子·王霸》。注:“任也。”陉山之事。——《战国策·秦策》。注:“役也。”公侯之事。——《诗·召南·采蘩》王事多难。——《诗·小雅·出车》赵太后新用事, 秦急攻之。——《战国策·赵策》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5) 又如:事分(职分;名分)(6) 职业舞阳侯樊哙者, 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史记》(7) 事情子入太庙,每事问。——《论语·八佾》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事无大小悉以咨之。——诸葛亮《出师表》天下之事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闻其师为弟子说前代事。——清· 周容《芋老人传》(8) 又如:事不过三(同样的事不宜连作三次);事头(事因,事由;事情);事因(因由,事情来由);事苗(事情的根源);事机(时机;事情成功的机会);事有分定(凡事情总有定数);事在呼吸(比喻事情临近眼前,情况非常紧急);事序(事情的条理、秩序)。亦指天子、诸侯的国家大事,如祭祀、盟会、兵戎等天子无事。——《谷梁传》。范宁注:“事谓巡守、崩葬、兵革之事。”(9) 事业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资治通鉴》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0) 又如:事绩(业绩,重大的成就);事济(事业完成)(11) 事故,事件延及孝文王、 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汉· 贾谊《过秦论上》而士大夫亦未尝言兵,以为生事扰民,渐不可长。——宋· 苏轼《教战守》(12) 又如:事款则圆(遇事要从长计议,才能圆满解决)(13) 交媾、性交 。如:房事不宜多(14) 典故;故事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清· 袁枚《祭妹文》(15) 情况,情形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宋· 苏轼《教战守》(16) 又如:事色(情况,情势)动词(1) 侍奉;供奉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 又如:事君;事师;事奉(供奉;侍奉);事上(事奉尊长);事畜(侍奉父母,养育妻子);事亲(侍奉父母)(3) 做,从事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居数月,漠然无所事。——清· 方苞《狱中杂记》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4) 又如:无所事事;不事生产;事本(从事本业);事力(从事体力劳动);事行(做事;行事)(5) 使用;役使不事而自然谓之性。——《荀子·正名》。注:“事任使也。”备承事也。——《国语·鲁语下》坐事国人过律。——《史记·傅靳蒯成传》尚安事客!——《信陵君窃符救赵》(6) 又如:事役(劳役);事智(运用智慧);事用(使用;应用)(7) 奉行今管仲不务尊主明法,而事增宠益爵。——《韩非子》(8) 治理;办理齐、 魏得地葆利,而详事下吏。——《战国策》(9) 任用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墨子》量词件;副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