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仗的词语
- 1、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 意思是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
- 2、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词语解释⒈ 比喻人不管有多大能耐,总得有人在旁协助。国语辞典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 mǔ dān suī hǎo quán zhàng lǜ yè fú chí ]⒈ (谚语)牡丹虽美,也要靠绿叶来衬托。比喻一个人即使再能干,也需要靠别人的帮助。引《红楼梦·第一一〇回》:「俗语说的:『牡丹虽好,全仗绿叶扶持。』太太们不亏了凤丫头那些人还帮著吗!」
- 3、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词语解释⒈ 诗歌。田间作。1938年发表。全诗仅六行,却揭示了如果不去同日本侵略者战斗,敌人不仅要消灭我们的肉体,而且还要从精神上侮辱我们这一深刻道理,从而激发人民抗战的热情。
- 4、制仗:1、哀杖。2、刑杖。
- 5、白打仗: 多用于劝架。
- 6、仪仗: 仪仗yízhàng (1) 指护卫所持的旗帜、伞、扇、武器等 英 flags,weapons,etc.;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 7、作仗: 手工操作的用具。
- 8、资仗:物资和军械。
- 9、主仗: 1.武官名。唐置,掌供御兵仗。 2.信赖。
- 10、中仗: 中军帐。
- 11、指仗: 指望依靠。
- 12、支仗:支撑维持。
- 13、正仗: 指朝廷举行祀天、朝会等大典用的仪仗。
- 14、阵仗:世面﹐场面。阵势。
- 15、云台仗:《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五月己丑﹐高贵乡公卒"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戊子夜﹐帝自将?从仆射李昭﹑黄门从官焦伯等下陵云台﹐铠仗授兵﹐欲因际会﹐自出讨文王。"后因以"云台仗"指天子的殿中宿卫。
- 16、月仗: 1.亦作"月仗"。 2.中国古代马球运动中的击球用具。球棍长数尺﹐头端形如偃月﹐故名。也称球杖﹑鞠杖。
- 17、引仗:清代舆卫使用之杖。
- 18、牙仗: 仪仗。
- 19、玄仗: 指道。
- 20、小半仗: 即黄麾小半仗。
- 21、相仗: 1.亦作"相杖"。 2.犹相持。
- 22、吾仗:帝王仪卫所持之棒。始自汉代,为执金吾所持。以铜为之,黄金饰其两端。又称金吾﹑吾棒。仗,也写作"杖"。
- 23、天仗: 1.天子的仪卫。借指天子。 2.天子狩猎用的兵仗器械。 3.天杖﹐佛所用器械。仗﹐同"杖"。
- 24、死仗: 死仗sǐzhàng (1) 硬仗;拼死的战斗 例 打死仗 英 tough battle;fight bitterly against
- 25、私仗:私藏的武器。
- 拼音zhàng
- 注音ㄓㄤˋ
- 笔划5
- 繁体仗
- 五笔WDYY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丈声。本义:执,拿着)(2) 同本义韩信仗剑从之。——《史记·淮阴侯列传》独行仗剑至韩。——《史记·刺客列传》(3) 又如:仗斧(手持斧铖钺。表示权威);仗节(手持符节;坚守节操);仗策(手持马鞭。骑马)(4) 依靠,依赖仗,凭仗。——《广韵》仗兵革之彊。——《史记·春申君传》朕自得疾,数日不能得睡,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西游记》(5) 又如:仗腰子的(靠山;背后支持者);仰仗(依靠;依赖);依仗(倚仗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狗仗人势;仗气(凭仗正气。也指任性使气);仗气使酒(任性纵酒)名词(1) 弓、矛、剑、戟等兵器的总称帝自山下望其众,袍仗精整,人人尽力,壮之。——《新唐书》(2) 又如:兵仗(兵器);器仗;仪仗;明火执仗(3) 仪仗队凡朝会之仗,三卫番上,分为五仗,号衙内五卫。——《新唐书》(4) 又如:仗士(卫士);仗下(皇帝视朝毕,所列仪仗兵卫退下);仗马(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仗队(仪仗队)(5) 战争或战斗 。如:打仗(进行战争;进行战斗);死仗(硬仗);硬仗(正面硬拼的战斗)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