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僵的词语
- 1、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用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 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 3、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读作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用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常用作分句,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可参见三国·魏·曹冏(jiǒng)《六代论》:“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扶之者众也。”百足是虫名,又名马陆或马蚿,约一寸长,全身三十多个环节,切断后仍能蠕动。
- 4、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以扶之者众也。”
- 5、僵仆烦愦: 词语解释⒈ 疲惫而卧,心烦意乱。
- 6、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词语解释⒈ 百足:虫名,马陆,多足虫;僵:倒。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成语解释百足之虫,至断不僵
- 7、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词语解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sǐ ér bù jiāng ]⒈ 百足:虫名,也叫“马陆”。马陆身体一节一节连成,长有许多脚,即使身体断裂后仍会蠕动。比喻势力强盛者虽然没落而仍有影响。引证解释⒈ 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引《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言:‘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説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人家,到底气象不同。”清 谭嗣同 《报贝元徵书》:“使人人知兵,即人人可兵,人人可有枪械,兼许自造。故一呼即成劲旅,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也。”国语辞典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 sǐ ér bù jiāng ]⒈ (谚语)比喻人、事虽然衰亡败落,但尚能维持兴旺繁荣的假象。参见「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条。引《红楼梦·第二回》:「古人有云:『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较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成语解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 8、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词语解释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zhì sǐ bù jiāng ]⒈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引证解释⒈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参见“百足之虫”。引三国 魏 曹冏 《六代论》:“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此言虽小,可以譬大。”《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又道是百足之虫,至死不僵,跃扑不多时,转眼就高官大禄,仍旧贵显。”亦省作“百足不僵”。 章炳麟 《政闻社社员大会破坏状》:“即观今时 缅甸,已併於 英,而本邦土司,以弹丸黑子之地,犹足自保,非人自为守、百足不僵之势耶!”国语辞典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bǎi zú zhī chóng zhì sǐ bù jiāng ]⒈ (谚语)像蜈蚣或马陆这种多足的虫类,即使截断其身躯,亦能支持身体而不倒。后用来比喻人、事虽然衰亡败落,但在一段时间内,尚能维持兴旺繁荣的假象。也作「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引《文选·曹冏·六代论》:「夫泉竭则流涸,根朽则叶枯;枝繁者荫根,条落者本孤。故语曰:『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扶之者众也。」成语解释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 9、死而不僵:即使死了也不僵硬。形容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 10、偃僵: 1.倒伏。
- 11、详僵:佯仆﹐假装跌倒。详﹐通'佯'。
- 12、仆僵:1.跌倒;翻倒。2.死亡。
- 13、闹僵: 闹僵nàojiāng (1) 人与人或人与单位之间的矛盾悬而未决,闹到彼此不理的地步 例 第二天早上,多少有点闹僵了 英 keeping a stiff upper lip
- 14、木僵:指一种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
- 15、立僵: 立僵lìjiāng (1) 直立而死。僵,死 例 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晋·干宝《搜神记》 英 die with standing gesture
- 16、枯僵:枯死偃卧。
- 17、倔僵:刚强,不屈服。
- 18、干僵:干枯僵死。
- 19、顿僵:犹颠覆。
- 20、白僵:白僵是桑蚕的中药名称,病风而死亡的蚕。
- 21、客观僵局:指僵持的局面。
- 22、直僵僵: 直僵僵zhíjiāngjiāng (1) 形容僵硬挺直的姿态 例 他冻得直僵僵地躺在雪地上 英 stiff
- 23、陷入僵局:指僵持的局面。如:讨论陷入僵局,因为双方各不相让。
- 24、木僵僵:形容感觉迟钝﹑不灵活。
- 25、白僵僵: 1.形容脸色苍白呆板。
- 拼音jiāng
- 注音ㄐㄧㄤ
- 笔划15
- 繁体僵
- 五笔WGLG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人,畺(jiāng)声。本义:仰面向后倒下)(2) 同本义僵,偾也。——《说文》鲍叔御公子小白僵。——《吕氏春秋·贵卒》。注:“偃也。”佯僵而弃酒。——《史记·苏秦传》。注:“仆也。”即诈僵仆阳病。——《汉书·梁平王襄传》僵仆烦愦。——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偃仰僵仆。——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3) 又如:僵死(倒地死去;倒地死去的人);僵伏(倒地而死);僵偃(仰卧不动);僵踣(倒地);僵毙(倒下死亡)(4) 死去伶悝僵。——《吕氏春秋·贵卒》。注:“毙也。”(5) 又如:僵仆(死去);僵坠(死亡坠下);僵槁(枯死);僵落(枯死后落下);僵踞(坐着僵死)(6) 〈方〉∶收敛笑容,使表情严肃 。如:他僵着脸形容词(1) 僵硬。难以活动癫疾始作,先反僵。——《灵枢经·癫狂》岁寒虫僵。——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僵立(直立不动);僵冷(僵硬冰冷);僵燥(失去水分而硬化)(3) 呆滞 。如:僵呆;僵冷(冷漠而无生气);僵滞(4) 双方相持不下,事情难于处理,处于停滞状态的 。如:僵局;僵持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