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党的词语

  • 1、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和修正后的《党章》。指出,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的新形势,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改善党的领导。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 2、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大会分析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民族革命运动中的地位,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制定了开展群众运动的计划。为群众斗争的新高涨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
  • 3、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新党章。规定了党和全国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强调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度,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次大会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 4、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瞿秋白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指出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的中心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民主专政。并指出党在当时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这次大会的路线基本上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 5、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和新党章。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次大会是党的七大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一次会议,它所制订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夺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胜利奠定基础。
  • 6、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在上海召开。大会根据列宁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和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即“它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次大会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为中国各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 7、党外:暂无解释
  • 8、西党:日本古代的党派。
  • 9、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是1914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的组织,中国国民党的前身。
  • 10、主党:主人一方的亲族。
  • 11、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国共合作抗日发表的宣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宣言》提出发动全民族抗战、实行民主政治和改善人民生活等三项基本要求,重申中共为实现国共合作的四项保证。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这个宣言,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 12、共产党员: 共产党员的标准,从党的第一个纲领初步提出,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直到党的十五大党章达到完善,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我们党的理论不断成熟和实践的不断丰富,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和党员素质的不断提高,随着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和党建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党员标准的内容也不断进行调整和充实,直至形成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体系。
  • 13、党政正职: 指党委和政府部门的第一把手,如市委书记是市委正职;市长是市政府正职。
  • 14、党政机关: 党政机关,狭义上是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第一条对党政机关进行了定义: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党政机关,广义上包括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也包括各级党政机关派出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2013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对党政机关进行了说明…。
  • 15、党政军: 党政军,男,湖南卫视《我们约会吧》节目嘉宾,因为参加这个节目而在网络上走红。党政军是指党派、政府和军队的统称。
  • 16、党委会: 暂无解释。
  • 17、标题党: 是互联网上利用各种颇具创意的标题吸引网友眼球,以达到各种目的一小部分网站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其主要行为简而言之即发帖的标题严重夸张,帖子内容通常与标题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
  • 18、党工委: 中央或地方党的各级委员会派出的代表机关。
  • 19、党代会: 我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派到军队里代表党组织做领导工作的人员
  • 20、党争:官员结成党派为争取政治利益互相攻击。
  • 21、造句党:近日在天涯、猫扑、网易、新浪等等一线论坛由于妈妈简单的一句关于五一是否回家的问话——“妈妈说,眼睛渴了就是艰难的拨通11个键听听那头儿子说:妈,我五一回家。”并引发上万网友参与分享自己的梦想,自己的渴望,随后各种娱乐事件遭受恶搞,然后被疯狂传播,大量的造句被网友ps恶搞,然后被疯狂传播,“造句党”一族迅速成为网络新一族。
  • 22、中国国民党:简称“农工党”。中国的民主党派之一。年在上海成立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年改名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 年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年改现名。主要由医药卫生界和文教界的知识分子组成。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年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参政党之一。
  • 23、异性死党: 一男一女的关系好到可以为彼此两肋插刀。红颜知己或蓝颜知己。
  • 24、结党聚群:结:勾结,结交;党:朋辈,党羽;聚:聚合,纠集。勾结党羽和徒众。指聚众成势。
  • 25、君子不党:古语。君子立世做人,不拉帮结派,不搞任何小团体,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不谀上,不欺下,不畏强,不凌弱。
  • 拼音dǎng
  • 注音ㄉㄤ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PKQ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黑,尚声。“党”、“黨”在古代是两个字,现在“党”是“黨”的简化字。简化字“党”,从儿(人,尚声)本义:晦暗不明。“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只用于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2) 不鲜明黨,不鲜也。——《说文》嘉兴谓衣物敝垢不鲜曰烟党。—— 蒋礼鸿《义府续貂》(3) 美,善,正直。后作“谠”党,善也;美也。——《广雅》元而致实,博而党正,是士君子之辩者也。——《荀子》动词(1) 知晓,解悟法先王,顺礼义,党学者。——《荀子》(2) 偏私,偏袒子党于师人。——《韩非子·外储》群而不党。——《论语》。孔注:“助也。”(3) 又吾闻君子不党。孔注:“相助匿曰党。”(4) 结伙性贪而狠,党豺为虐。——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名词(1) 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五百家为党五族为党。——《周礼·大司徒》。注:“百家,党正,各掌其党之政令教治。”君实乡州藏焉。——《管子·山权数》。注:“三千五百家为党,此非周制。”操当以 肃还付乡党。——《资治通鉴》(2) 又如:党人(同一乡里的人);党正(周代所设地方组织的长官)(3) 朋辈。指意气相投的人辨说得其党。——《礼记·仲尼燕居》。注:“类也。”睦于父母之党。——《礼记·坊记》。注:“犹亲也。”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韩愈《山石》(4) 又如:党友(指志道相近、立场相似的人);党援(指与自己同道而给予援助的人)(5) 朋党;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小集团无偏无党。——《书·洪范》。注:“朋党。”各于其党。——《论语·里仁》惟党人之偷乐兮。——《楚辞·离骚》使其党入索财物。——清· 方苞《狱中杂记》(6) 又如:死党;余党(未消灭尽的党羽);党恶(结党作恶)(7) 政党 。如:共产党;共和党;国民党;工人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