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典的词语

  • 151、荣典:光荣的恩典。
  • 152、容典: 礼容之法则。
  • 153、缺典: 1.指仪制﹑典礼等有所欠缺。 2.犹憾事。
  • 154、阙典:残缺的典章制度。语本汉扬雄《剧秦美新》:'帝典阙而不补。'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厘三才之阙典﹐启天地之禁闱。'南朝梁任昉《王文宪集序》﹕'阙典未补﹐大备兹日。'后指古代传下来的典章制度。 指史料记载上的缺漏。 犹憾事。
  • 155、权典: 法律。
  • 156、秋典: 1.指刑律法典。 2.指刑部。
  • 157、庆典: 庆典qìngdiǎn (1) 盛大的庆祝典礼;隆重的庆祝活动 例 盛大庆典 英 celebration
  • 158、清典: 清丽典雅。
  • 159、轻典: 1.指条文简约﹑处罚从宽的法律。
  • 160、秦典: 1.秦代的典籍。
  • 161、前典: 前代的典则。 前代的典籍。
  • 162、七典:七部儒家经典。汉代提倡"孝治",宣扬宗法封建思想,贵族子弟先授《论语》﹑《孝径》,连同《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合称七经或七典。
  • 163、颀典:坚韧貌。
  • 164、平典: 1.公平的律令。 2.平板质实。 3.和平典雅。
  • 165、篇典:犹典籍。
  • 166、僻典: 僻典pìdiǎn (1) 生僻的典故 英 rare allusion
  • 167、内典:佛教徒称佛经为内典。
  • 168、谟典: 1.谟与典﹐均为《尚书》文体﹐因用以代称《尚书》。
  • 169、铭典:记功的典册。
  • 170、民典:民间的故实。
  • 171、妙典:指佛教经典。以其说法微妙,故云。
  • 172、茂典: 1.盛美的典章﹑法则。
  • 173、懋典:盛典。
  • 174、六典:谓古代六方面的治国之法。 隋宫廷中的女官。 《唐六典》的省称。
  • 175、令典:好的典章法度。 泛指宪章法令。 指美好的典礼﹑仪式。 指垂范后世的典籍。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AWU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2) 同本义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经也。——《尔雅·释言》不可为典要。——《易·系辞》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左传·昭公十二年》司晋之典籍。——《左传·昭公十五年》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丘迟《与陈伯之书》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后汉书·张衡传》(3) 又如:药典;字典;释典(佛经);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记载政典的文籍);典坟(《三坟》和《五典》的省称。都是上古的典籍)(4) 常道,准则 。如:典型(常刑;常规);常典(常法);典要(不变的标准);典式(典范,法式)(5) 法律;法规掌建邦之三典,轻典、中典、重典也。——《周礼·大司寇》(6) 又如:典例(可依为准则的成例);典常(常法,常规);典诰(古代文体名。典指常法;诰指诏令)(7) 典礼,仪节 。如:盛典;开国大典;庆典(庆祝典礼);典重涂山(比喻典礼重要,规模宏大。相传涂山是夏禹娶涂山氏及会见诸侯的地方)(8) 典故。诗文等作品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如:语出何典;典实(典故,史实);典证(出典和依据)(9) 典章,法令制度。又称“典度” 。如:典则(典章法则);典册(记载典章制度等的重要册籍);典律(典章律令)动词(1) 主持;主管命汝典乐。——《书·尧典》或时下愚而千金,顽鲁而典城。——《论衡·命禄》专典机密。——《三国志·吴仪传》(2) 又如:典御(掌管统治);典诠(主持选拔);典守(主管、保管;看守);典历(掌管;经历)(3) 抵押,旧时一方把土地或房屋等押给另一方使用,换取一笔钱,不付利息,议定年限,到期还款,收回原物朝回日日典春衣。——杜甫《曲江二首》民间质典,利息重者至五、七分。——《金史·百官志》(4) 又如:典东西;典地,典田(典当田地);典衣(典押衣服);典身钱(卖身钱)形容词庄重高雅。指文章、言辞有典据,高雅而不浅俗 。如:典畅(典雅通畅);典则俊雅(典雅庄重);典辞(典雅的文辞);典藻(典丽华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