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兼的词语
-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 2、鹢首徐回,兼传羽杯: 船慢慢地来回摇荡着传递着酒杯。
- 3、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本意不是说二者必然不可兼得,而是强调当如果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取舍。
- 4、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自《孟子·告子章句上》。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 《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
- 5、向上兼容: 词语解释⒈ 计算机系列中,较低档的计算机上的硬件或软件可移植到较高档的计算机上使用的性能。为满足兼容性的要求,计算机在结构上的改进往往受到很大的约束,但向上兼容后,在更新计算机时可充分利用原有计算机的资源。
- 6、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词语解释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jiān tīng zé míng,piān xìn zé àn ]⒈ 为政主事广听众人的话则贤明,偏听少数几个人的话则暗昧。英listen to both sides and you will be enlightened; heed only one side you will be benighted;国语辞典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jiān tīng zé míng piān xìn zé àn ]⒈ (谚语)多方听取意见才能辨明是非得失,若只听一方的意见,则容易愚昧不明。引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资治通鉴·卷一九二·唐纪八·太宗贞观二年》:「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 7、专兼:独自掌握和占有
- 8、忠不可兼:兼:兼任。不可同时忠于两国君主。比喻一臣不可辅佐二主。
- 9、藻兼: 1.传说中的水木之精。
- 10、相兼: 1.互相并吞。 2.合并。 3.相同。
- 11、守兼:谓正职出缺,由他官暂时代理。
- 12、食宿相兼: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语本《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汉应劭《风俗通.两袒》:'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适,难指斥言者,偏袒令我知之。'女便两袒,怪问其故。云:'欲东家食,西家宿。'此为两袒者也。'
- 13、两兼:兼具两方面;两方面兼而有之。
- 14、况兼: 况兼kuàngjiān (1) 况且 例 这阎婆惜水也似后生,况兼十八九岁,正在妙龄之际,因此宋江不中那婆娘意。——《水浒传》 英 moreover
- 15、得兼:兼得,同时获得。
- 16、长兼: 1.古代加在官职名称前﹐表示非正式任命。
- 17、文武兼济: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指文武双全。
- 18、文武兼资:资:具备。具有文才和武艺。指人文武全才。
- 19、才望兼隆:才:才学;望:声望,名望;隆:高。才能和威望都很高
- 20、两者兼顾:统筹兼顾 tǒngchóu-jiāngù[unified planning with due consideration for all concerned;overall planning and all-round consideration] 统一筹划兼顾到各个方面。
- 21、名利兼收: 同“名利双收 ”。
- 22、形神兼备:指书法和雕塑绘画作品,不但有美妙的形态且有神韵。上品艺术作品也。形神:形貌神情;兼备:同时具备几个方面。
- 23、功德兼隆:功;功勋;德:德行;隆:大。 功绩和德行都非常突出。
- 24、身兼数职:指一个人承担几种任务。
- 25、日月兼程:日月每天都经过天空。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拼音jiān
- 注音ㄐㄧㄢ
- 笔划10
- 繁体兼
- 五笔UVO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小篆字形,从又(手),从秝(lì)。字形象一手持两棵庄稼。本义:一手执两禾。引申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2) 同时具有或涉及几种事务或若干方面兼,并也。——《说文》兼执之,以进。——《仪礼·聘礼》。注:“犹两也。”兼巾之。——《仪礼·士昏礼》。注:“六豆共巾也。”兼诸弣。——《仪礼·乡射礼》。注:“并矢于弣。”不可得兼。——《孟子·告子上》丞相兼枢密使。——宋· 文天祥《 后序》兼百花之长。——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兼筑雕刻。——蔡元培《图画》(3) 又如:兼祧(一子兼作两房的后嗣。祧继承上代);兼资(与通;并有);兼署(官吏除本职外,又兼理其他职务);兼味(指两种以上的菜肴)(4) 合并,由部分合成整体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贾谊《过秦论》(5) 并吞;兼并其兼天下不难矣。——《韩非子·亡征》孺子长矣,而相吾室,欲兼我也。——《左传·昭公八年》(6) 又如:兼列(犹兼并);兼畜(犹兼并,并吞);兼弱攻昧(吞并弱者攻打昏者)(7) 倍,加倍王馈兼金一百。——《孟子》。注:“其价兼倍于常者。”利不兼,赏不倍。——《马王堆汉墓帛书》读书倍文,功力兼人。——唐· 韩愈《韩滂墓志铭》兼旬愈。——清· 方苞《狱中杂记》(8) 又如:兼只(几只,数只);兼日(连日,不止一日);兼旬(二十天);兼通(通晓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问或技艺)(9) 重复;累积重金兼紫,相继为藩辅。——《后汉书·宦者吕强传》(10) 尽;竭尽圣人纵其欲、兼其情,而制焉者理矣。——《荀子》夫日兼照天下,一物不能当也。人君兼照一国,一人不能壅也。——《韩非子》(11) 胜过;超越 。如:兼人(胜过别人。表示一个人能干两个人的事)(12) 同,连同寒暑不兼时而至。——《韩非子·显学》形容词(1) 全部;整个兼天下之众,莫敢不为其所好,而辟其所恶。——《商君书》(2) 又如:兼裒(广为聚集)(1) 表示并列关系。和,与 。如:兼罗(并列);兼言(合在一起说)(2) 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如:兼之;兼且(并且)副词(1) 表示另一方面,可译为“还”、“同时”、“再加上”之类兼有步兵。——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2) 又兼仗父兄之烈。兼与药相粘。——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兼用刺激。——蔡元培《图画》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