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冒的词语

  • 1、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1931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上,王明等在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央领导地位后而推行的一整套不切合当时实际的错误路线。
  • 2、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词语解释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以王明为代表,以教条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1931年1月在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上,以王明为首的宗派小集团,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支持下取得了党中央的领导权。2月,王明发表了《两条路线》的小册子,提出了一个新的“左”倾冒险主义的政治纲领。由于“左”倾冒险主义在国民党统治区及革命根据地的贯彻执行,使革命力量遭到极大的损失。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召开遵义会议,撤换了“左”倾机会主义分子的领导职务,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
  • 3、冒昧陈辞,有辱清听: 词语解释⒈  清听:是对听话者的敬词。书信中常用的谦辞,表示自己出言直率,请收信人谅解、采纳。
  • 4、冒天下之大不韪: 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谓公然干普天下都认为是最大错误的事。
  • 5、不感冒: 不感冒,拼音 bù gǎn mào,解释指不喜欢、不感兴趣。
  • 6、土老冒: 一般是教育修养不高的人对文化思想落后、生活方式古老或衣物穿着简陋之人士的蔑视之词。
  • 7、火星乱冒:形容气愤到了极点
  • 8、虚冒: 1.假冒;冒充。
  • 9、私冒: 1.徇私犯法。
  • 10、破冒: 1.虚报冒领。 2.旧时八股文的破题。
  • 11、干冒:触犯;冒犯。
  • 12、负冒: 1.犹贪冒。 2.违犯,冒犯。
  • 13、相冒合户:唐朝时候,在《唐律疏议》的“户婚”篇中所规定的一种罪名,即不经过官府允许,几户之间私自合户和冒充三品以上官和郡王的亲属的一种犯罪行为。
  • 14、眼冒金星:多指受到某种撞击后,发生的现象,指人受到某种撞击后,眼前像是有星星。
  • 15、眼冒金花: 晕眩时出现的眼睛昏花的现象。
  • 16、汤风冒雪:形容冬天旅途的艰辛。
  • 17、好冒险: 喜欢冒险。
  • 18、冒顿: 冒顿Mòdú (1) 汉初匈奴族一个单于( chányú)的名字 英 Modu
  • 19、冒得:属于方言,是指没有。
  • 20、冒然: 冒然màorán (1) 冒失轻率的样子 例 冒然从事 英 rashly
  • 21、冒进信号:冒进 màojìn 指超过客观情况的可能,工作轻率地开始,急躁地进行
  • 22、冒雨前行:虽然下着雨,但是还是要继续前进。
  • 23、冒进精神: 指贪求仕进。
  • 24、冒皮皮: 四川特有的方言,有冒失之意。也表示这个人做事说话喜欢夸大其词,甚至自不量力、不知天高而逞能、出风头。
  • 25、冒里冒失:过分地随便对待。
  • 拼音mào,mò
  • 注音ㄇㄠˋ,ㄇㄛ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JHF
  • 五行

基本释义

mào名词(1) (会意。小篆字形。上为帽子,下边是眼睛。本义:帽子)(2) “帽”的古字。帽子著黄冒。——《汉书·儁不疑传》白纱冒者,视朝、听讼、宴见宾客之服也。——《新唐书》(3) 又如:冒絮(头巾)(4) 古代殓尸的布囊,由上下两截合成冒:缁质,长与手齐。——《仪礼》(5) 冒与芼古字通。芼,菜也肥狗之和,冒以山肤。——枚乘《七发》(6) 通“瑁”。天子所执之玉天子执冒四寸,以朝诸侯。——《周礼·考工记·玉人》动词(1) 戴帽山东之卒被甲冒胄以会战。——《战国策》(2) 贪求,不知满足地追求舟人冒利。——黄宗羲《余姚至省下路程沿革记》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左传·文公十八年》(3) 又如:冒色(贪恋女色);冒没(贪图;贪得);冒荣(贪图荣耀);冒乱(贪恋淫乱);冒货(贪财)(4) 盖蒙下土是冒。——《诗·邶风·日月》善恶相冒。——《汉书·翟方进传》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5) 又如:冒阴(笼罩着阴影)(6) 不顾;顶着冒风驰行。——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惟冒险也。——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7) 又如:冒突(冒进直前);冒夜(不顾黑夜);冒死(不顾生命危险);冒寒(冒着寒冷);冒刀(迎着刀锋)(8) 向外透;往上升 。如:冒忿(泄恨);冒烟(9) 假冒冒其未死。——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10) 又如:冒认(冒名认取);冒功(假冒功绩);冒占(冒名占有)(11) 侵犯;违犯习俗薄恶,民人抵冒。——《汉书·礼乐志》其君贪冒辟邪。——《国语·周语上》有冒上而无忠下。——《国语·晋语》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唐· 柳宗元《三戒》冒使君。——明· 高启《博鸡者事》(12) 又如:冒撞(冒犯,唐突;莽撞);冒突(冲冒;冒犯);冒昧(冒犯,无知而妄为);冒文(违犯法令条文);冒法(违犯法规)(13) 蒙受;承受 。如:冒恩(承受恩泽);冒拜(承受官爵)(14) 通“媢”。嫉妬人之有技,冒疾以恶之。——《书·秦誓》(15) 通“懋”。勉励我咸成文王功于不怠,丕冒。——《书·君奭》形容词(1) 冒失;冒昧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资治通鉴》(2) 又如:冒势(鲁莽,莽撞);冒失鬼;冒不失(方言。轻率,鲁莽);冒行(冒然行动;冒然实行);冒撞(冒失鲁莽)(3) 另见mòmò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