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农的词语

  • 101、黄农: 黄帝、神农的合称。
  • 102、花农: 花农huānóng (1) 种花的农民 英 flower grower
  • 103、还农:谓士兵复员务农。
  • 104、甸农:京师近郊的农民。
  • 105、大农:即大司农。
  • 106、大司农:官名。秦置治粟内史﹐汉景帝时改称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司农。掌租税钱谷盐铁和国家的财政收支﹐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司农寺卿﹐隋唐以后所置略同。元置大司农司﹐掌农桑﹑水利﹑学校﹑救荒等事。明初置司农司﹐不久即废﹐其职掌并入户部。习惯用作户部尚书的别称。
  • 107、春农: 1.指春耕时节。 2.春日的农事。
  • 108、重农:重视农业。中国历史上以农业为国家根本大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 109、盛农:谓农事繁忙。
  • 110、不误农时:十月种油,不够老婆搽头”,是失败教训的总结,提醒人们要抓紧季节,不误农时
  • 111、隋末农民战争:隋末农民战争是7世纪初推翻中国隋朝统治的农民大起义 。
  • 112、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中国农大”(CAU),坐落于北京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为中国―加州大学系统"10+10"合作科研联盟成员高校。
  • 113、甲午农民战争:甲午农民战争,是指公元1894年(按干支纪年为甲午年)在朝鲜境内爆发的由东学道领袖全琫准领导的反对朝鲜王朝封建统治、反对帝国主义瓜分侵略的农民起义。
  • 114、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Zhōngguó Gōng-Nóng Hóngjūn (1) 简称“红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前身 英 the Chinese Worker’s and Peasants’ Red Army (1928-1937)
  • 115、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办理农村金融业务的专业银行。 年 月成立。主要任务是:统一管理国家支援农业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领导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农村金融事业。中国商业银行法实施后,逐步转制为国有商业银行。
  • 116、先农坛:祭祀先农之坛。
  • 117、下农夫: 见“下农 ”。
  • 118、唐末农民战争: 9世纪中叶反唐农民起义。公元874年王仙芝于长垣(今属河南)率众起义。次年黄巢起兵,与王仙芝合并。后王仙芝战死,黄巢成为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建元王霸,率军由山东渡淮河、长江南下,879年攻克广州,部队发展到百万。旋挥师北伐,次年底攻入长安(今陕西西安),黄巢即帝位,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后唐军围长安,黄巢突围,884年兵败自杀。唐王朝经此十年农民战争已名存实亡。
  • 119、司农仰屋: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无计可施。形容国库空虚,财政拮据。
  • 120、士农工商:古代所谓四民。
  • 121、神农社:祭祀神农帝的处所。
  • 122、上农夫: 见“上农 ”。
  • 123、劝农使:官名。汉承秦制,置大农丞十三人,各领一州,以劝农桑力田者,此劝农官之始。后唐宋均置劝农使。
  • 124、弃农经商:放弃农业,经营商业。
  • 125、黄农虞夏:黄帝﹑神农﹑虞舜﹑夏禹的合称。
  • 拼音nóng
  • 注音ㄋ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EI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耕,耕种) 同本义农,耕也。——《说文》。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辟土植谷曰农。——《汉书·食货志》农,天下之大本也。——《汉书·文帝纪》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晁错《论贵粟疏》殴民而归之农。——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农家子(村野耕作之人);农舆(耕作用的车);农战(从事农耕,以为攻战之本);农月(立夏以后农事的忙月)(3) 通“努”。努力,勉力小人农力以事其尚。——《左传·襄公十三年》名词(1) 农业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晁错《论贵粟疏》(2) 又如:务农(从事农业生产);农田水利;农林牧;农末(农业和商业);农政(有关农业的政令、制度);农书(有关农业的书)(3) 农民士农工商,四民有业。——《汉书·食货志上》待农而食。——《史记·货殖列传》(4) 又农不出则乏。(5) 又如:自耕农;小农(个体农民);老农;花农;菜农;果农;奶农(6) 古代的田官飨农。——《礼记·郊特牲》(7) 又如:农正(古官名。掌农事及农祈);农父(古官名。司徒的尊称);农师(古官名。掌农事)(8) 先秦学术思想流派之一,九流中“农家”的简称(9) 姓形容词(1) 勤勉耕者用力不农,有罪无赦。——《管子·大匡》(2) 通“醲”。浓厚农用八政。——《书·洪范》。郑玄:“农读为醲”。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