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势的词语
- 1、文势:文章的气势。
- 2、提手上势: 杨澄甫老师《太极拳使用法》第六节提手上势云:“由前势,设敌人自右侧来击,我将身由左向右侧回转,左足随向右移转,右足提向前,进步,移至左足前,脚跟着地,脚掌虚悬,全身坐在左腿上,胸含,背拔,腰松,眼前视。同时,将两手互相往里提合,两手心侧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两手距离约七八寸许,提至两腕与敌之肘腕相合时,须含蓄其势,以待敌人之变,或即时将右手心反向上,用左手掌合于我右腕上,挤出亦可。
- 3、字势:写字的笔势﹑笔法。
- 4、退招势: 丢脸。
- 5、外引力势:权中国天文学会
- 6、无图言势: 比喻没有确凿证据,口说无凭,不能使人信服。
- 7、战势: 见“战埶 ”。
- 8、自发势力:指人们在没有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时﹐盲目为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而诱发的一种力量。
- 9、手势功能: 屏幕驱动程序生成鼠标左键移动。
- 10、物势:事物的趋势﹑态势。
- 11、逆势而上:指朝着方向相反的形势而前进。
- 12、形制之势: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粟,塞成皋之险,杜大行之道,距蜚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形制之势,是汉语词汇,读音是xíng zhì zhī shì,解释为依靠有利的地形条件去制服对方。
- 13、风头火势:广东话的一个常用语,表示一个坏事件正处于热点或趋势,一般用于提示他人要谨慎或小心回避。
- 14、张势: 1.犹言摆架子,装腔作势。
- 15、虚张形势: 宋·晁补之《上皇帝安南罪言》:“请以大军当其冲,虚张形势以疑贼。”
- 16、形格势制:格:阻碍;制:制约。指受形势的阻碍或限制,事情难于进行。
- 17、顺势而为:做事要顺应潮流,不要逆势而行。
- 18、顺势而出:顺应目前的形式出现,一般某某政策。
- 19、势孤力穷:力量耗尽,势力孤单。 常形容受挫后得不到援助的窘迫处境。
- 20、水文情势: 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各水文要素随时间、空间的变化情况。
- 21、气势山河: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 22、空竹收势:任何一件事物均有起始和收尾,这才叫作有始有终。
- 23、势单力薄:指力量不足。
- 24、对局形势: 双方阵形分布和对立形势的状况。
- 25、势穷力尽: 同“势穷力屈 ”。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勢
- 五笔RVYL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力,埶(yì)声。本义:权力;权势)(2) 同本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史记·货殖列传序》有势家朱丹其门,闻瑞至,黝之。——《明史·海瑞传》(3) 又如:势家(有权势的豪家大族);失势(失去权势);权势(权柄和势力);势子(趋炎附势的人);势利(权势和利益);势任(掌握权势的重要职位);势利场(争权夺利的地方)(4) 力量;威力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 秦。—— 宋· 苏洵《六国论》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资治通鉴》(5) 又如:声势(声威和气势);势耀(势力威望);势倾人主(威风势力压倒了皇帝);势派(气势;气派)(6) 形势;情势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汉· 贾谊《过秦论》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7) 又如:势促(形势所迫);势面(世面);势穷力屈(形势窘迫,力量衰竭);大势所趋;守势;势胜(形势优越)(8) 姿态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9) 又如:装腔作势(10) 形状;样式;架式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虞初新志·魏学洢·核舟记》(11) 又如:势相模样(样子);势况(样子,模样);势沙(势杀、势煞、势霎。样子;模样);势样(样子;姿势)(12) 自然界或物体的形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13) 人及动物的睾丸淫者割其势。——《晋书·刑法志》(14) 又如:势不知有无(忘乎所以;由于过度兴奋而忘记了一切。势:指男子生殖器)(15) 物理学名词 。亦称“位”。根据它可以算出在某范围内任一点的强度或速度的不同函数中的任一函数(16) 势头;趋势;时机三保见敌势可乘,急挥帜。——《清稗类钞·战事类》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庙之中。——《史记·项羽纪赞》(17) 又如:势如破竹(18) 姓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