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勃的词语
- 1、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禹和汤怪罪自己,他们的兴盛很迅速,势不可挡,桀和纣怪罪他人,他们的灭亡也很迅速,突如其来。纵览历史风云,细细品味历代王朝兴衰,我们惊奇地发现:历代王朝创造繁荣的过程极为相似,其衰亡也经历了惊人相似的轨迹。
- 2、周勃: 词语解释⒈ 汉初大臣。沛县(今属江苏)人。秦末从刘邦起义,以军功为将军,封绛侯。吕后时,任太尉。吕后死,他与陈平定计,入北军号召将士拥护刘氏,诛杀企图发动叛乱的诸吕,迎立文帝,任右丞相。国语辞典周勃[ zhōu bó ]⒈ 人名。(?~西元前169)沛县(今江苏沛县)人。秦末跟随刘邦起义,屡立军功,封绛侯。后平吕氏之乱,迎文帝即位,拜右丞相,卒谥武。英语Zhou Bo (?-169 BC), military man and politician at the Qin-Han transition, a founding minister of Western Han
- 3、布登勃洛克一家:《布登勃洛克一家》是德国作家托马斯·曼(1875—1955)早期写的一部长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01年。
- 4、麪勃:和面时,洒在湿面上的干面粉。
- 5、生气蓬勃: 同“生气勃勃 ”。
- 6、遒劲郁勃:字体潇洒清秀,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 7、生气篷勃: 生气篷勃shēng qì péng bó (1) 形容很有朝气,充满活力 例 去年冬天,我从英德到连县去,沿途看到松树郁郁苍苍,生气篷勃,傲然屹立。——《松树的风格》 英 live;be full of vitalily
- 8、狄太勃: 狄姓人士。
- 9、郁勃: 郁结壅塞。 形容气势旺盛或充满生机。 茂盛,繁盛。 形容回旋貌。
- 10、喧勃: 1.亦作"喧悖"。 2.喧闹,吵闹。
- 11、凶勃:凶狠乖戾。
- 12、雾勃: 1.亦作"雾渤"。 2.雾气蓬勃蒸腾貌。
- 13、蓊勃: 蓊勃wěngbó (1) 旺盛 例 香气蓊勃 英 exuberant
- 14、滃勃:亦作'滃浡'。亦作'滃勃'。云蒸雾涌貌。 引申为磅礴。
- 15、王勃: (650或649-676)唐代文学家。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任虢州参军。后往交趾探父,渡海溺死。为“初唐四杰”之一。以写离别怀人之作较著名,有《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名篇。文以《滕王阁序》最为著名。有《王子安集》。
- 16、菀勃:形容心情奋激。
- 17、溲勃: 1.亦作"溲浡"。亦作"溲渤"。 2."牛溲马勃"之略语。语本唐韩愈《进学解》:"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后多用以喻粗贱之物。 3.指尿﹐小便。
- 18、色勃:骤然变色。发怒貌。
- 19、平勃:汉代陈平和周勃的并称。两人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创业功臣,后又共平诸吕之乱。
- 20、蓬勃: 蓬勃péngbó (1) 繁荣,旺盛 英 vigorous;full of vitality
- 21、喷勃:气盛貌。
- 22、咆勃:气势旺盛的样子。
- 23、牛溲马勃: 牛溲马勃niúsōu-mǎbó (1) 牛溲是牛尿,马勃是一种菌类,都可做药用。比喻虽然微贱但是有用的东西 英 sth. cheap but useful
- 24、面勃:和面时,洒在湿面上的干面粉。
- 25、马勃:马勃,俗称牛屎菇、马蹄包、药包子、马屁泡;担子菌类马勃科。
- 拼音bó
- 注音ㄅㄛˊ,ㄅㄟˋ
- 笔划9
- 繁体勃
- 五笔FPBL
基本释义
bó动词(1) (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勃,排也。——《说文》勃,展也。——《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2) 又如:勃郁(风回旋的样子;郁结);勃屑(即勃窣)形容词(1) 兴起;旺盛气喷勃以布覆兮。——马融《长笛赋》勃勃,盛也。——《广雅》勃然平世之俗起焉。——《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2) 又如:蓬勃(繁荣;旺盛);勃腾腾(烟气上升的样子;怒气上升的样子);勃勃(烟气上升的样子)(3) 通“悖”。乖戾彻志之勃,解心之谬。——《庄子·庚桑楚》利在故新相反,前后相勃。——《韩非子·定法》(4) 又如:勃乱(行止违背常理);勃逆(叛逆);勃谿(相争吵。今婆媳不和叫妇姑勃谿)(5) 变容、变色的样子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论语·乡党》(6) 又如: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勃然(发怒变色的样子;突然;兴起的样子)名词(1) 粉末;粉状物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农政全书·种植》(2) 姓bèi(1) 古同“悖”,违背事理,惑乱糊涂。 [查看更多]
B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