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勇的词语

  • 1、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指在优厚的赏赐之下,一定有勇于去做事的人。
  • 2、狭路相逢勇者胜: 秦伐赵,军于阏与。王召廉颇而问曰:“可救不?”对曰:“道远险狭,难救。”又召乐乘而问焉,乐乘对如廉颇言。又召问赵奢,奢对曰:“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王乃令赵奢将,救之。——《史记· 廉颇 蔺相如列传》
  • 3、好汉不提当年勇: 好汉不提当年勇的意思是说:“真正的英雄好汉,是不在人们面前夸耀自己以前是如何英勇的”。换句话说:真正的成功者,是不吹嘘以往的成绩的,他总是能够保持谦虚的态度和永远前行的进取心。
  • 4、义勇军进行曲: 词语解释⒈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 5、勇鋭: 词语解释⒈  犹勇悍。
  • 6、十七勇士: 词语解释⒈  中央红军长征途中强渡大渡河的十七名突击队员。见“强渡大渡河”。
  • 7、使智使勇,使贪使愚: 词语解释⒈  使:用;贪:不知足;愚:笨。用人所长,以收到好的功效。形容利用人的不同特点,以发挥他的长处。
  • 8、东北抗日义勇军:“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武装的统称。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的影响下,东北人民和国民党军队部分爱国官兵,组成了名为义勇军、救国军、自卫军等数百支抗日武装,在东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但因缺乏统一领导和各部队间缺乏相互支援,至年春大部溃散。其中一部分,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组成部分。
  • 9、隽勇:艺术风格的一种。
  • 10、骠勇:⑴形容马快跑,⑵勇猛。
  • 11、孤勇:单独作战,坚韧而稍显执着。
  • 12、大仁大勇:形容为人仁义且勇敢。
  • 13、酒后之勇:借着酒劲充当勇敢
  • 14、游兵散勇:流动作战的小股军队。
  • 15、予智予勇: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 16、贲育之勇:凭一时感情冲动而鼓起的勇气。
  • 17、愈战愈勇:比喻愈经环境磨练,愈加勇猛。
  • 18、白先勇:白先勇,1937年7月11日出生于广西南宁,籍贯广西桂林,美籍华人作家,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毕业于台湾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
  • 19、万夫之勇: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吾有万夫之勇,岂惧他人哉!今夜乘着月色,正好使粮车行走。” 他还有二个兄弟,有~;一个妹子,有妖法之能;手下有许多徒弟,五千喽兵。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二十回
  • 20、何以言勇: 凭什么夸说勇敢。
  • 21、心怀孤勇: 心怀:心中存有。孤就是一个人承担任何事情,勇就是坚定强大,不具任何艰难险阻的承担。孤勇,即指具体指有勇或谋得某一个人独自完成某件事情而表现出的单独作战,坚韧而稍显执着。
  • 22、自矜其勇: 《兵家要领·戒骄篇》
  • 23、忠勇: 忠勇zhōngyǒng (1) 忠诚勇敢 英 loyal and brave
  • 24、将在谋不在勇:作为将帅,最重要的不是勇猛,而是谋略。
  • 25、作勇: 谓通于作为。
  • 拼音yǒng
  • 注音ㄩㄥ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CELB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2) 同本义勇,气也。——《说文》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尔勇伊何。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勇于就死。——清· 林觉民《与妻书》若素名勇。——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勇而多艺。——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4) 勇猛;凶猛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5) 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名词(1) 勇气,勇力可使有勇。——《论语·先进》勇冠三军。——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其勇过人。——唐· 李朝威《柳毅传》(2) 清代地方临时招募的兵卒,也泛指士兵 。如:乡勇;勇丁(清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游勇(指失去统属的士兵)(3)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