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勑的词语

  • 1、齎勑:携持诏书。
  • 2、自勑:告诫自己。
  • 3、制勑: 1.见"制敕"。
  • 4、诏勑: 1.亦作"诏勑"。 2.皇帝下令。 3.诏书。
  • 5、遗勑: 1.亦作"遗勑"。 2.临终告诫。
  • 6、约勑: 1.亦作"约勑"。亦作"约饬"。 2.约束诫饬。
  • 7、严勑:严谨慎戒。
  • 8、训勑: 1.见"训敕"。
  • 9、宣勑: 1.亦作"宣敕"。亦作"宣勅"。 2.发布命令。 3.宣与敕。为国家任命或调遣官员的正式文书。
  • 10、修勑: 1.亦作"修勅"。 2.整饬;整齐。 3.整顿。
  • 11、特勑: 1.亦作"特勑"。 2.帝王的特别命令。
  • 12、台勑:朝廷发布的命令或指示。
  • 13、手勑:亦作‘手勑'。亦作'手勅'。手诏。
  • 14、申勑:亦作'申勑'。亦作'申勅'。 告诫。 敕命;宣示诏令。整饬;整顿。
  • 15、切勑:亦作“切敕 ”。 严令。
  • 16、谴勑:谴责告戒。
  • 17、墨勑: 1.亦作"墨勅"。亦作"墨勑"。 2.由皇帝亲笔书写,不经外廷盖印而直接下达的命令。
  • 18、明勑:严明刑罚,整饬法度。
  • 19、匡勑: 1.亦作"匡敕"。 2.正直谨慎。语本《诗.小雅.楚茨》:"既齐既稷,既匡既勑。"毛传:"勑,固也。"孔颖达疏:"既能诚正矣,既能慎固矣,于祀之礼无所失。"朱熹集传:"匡,正;敕,戒。"
  • 20、口勑: 1.亦作"口勑"。亦作"口勅"。 2.口宣诏敕。 3.帝王口头的诏令。
  • 21、警勑: 1.亦作"警勑"。亦作"警饬"。 2.警戒。
  • 22、谨勑: 谨慎自饬、严令。
  • 23、诫勑: 1.见"诫勑"。
  • 24、检勑:检查整饬。
  • 25、甲勑: 1.亦作"甲勅"。 2.指重要的诏令﹑公文等。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WWL

基本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