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叉的词语
- 1、刀叉: 刀叉dāochā (1) 吃西餐用的刀和叉 英 knife and fork
- 2、前叉:前叉部件在自行车结构中处于前方部位,它的上端与车把部件相连,车架部件与前管配合,下端与前轴部件配合,组成自行车的导向系统。
- 3、背叉:指背缝下部开叉
- 4、草叉:农业或牧业所用工具。
- 5、环形交叉:环形交叉指的是道路交会处设有中心岛,所有横穿交通流都被交织运行所代替,形成一个单向行驶的环行交通系统。
- 6、打叉: 在文件上画个叉以示错误或做记号。
- 7、复制叉: DNA复制时在DNA链上通过解旋、解链和SSB蛋白的结合等过程形成的Y字型结构。
- 8、平面交叉: 两条或两条以上相交的道路在同一平面上交叉,常见的有十字形交叉、丁字形交叉、环形交叉等。
- 9、梅八叉: 指文思敏捷之人)。文笔犀利,文风现实而不失温馨,故事为主,爱情为辅,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 10、鱼叉: 1.鱼具名。捕鱼用的叉。 2.兵器名。
- 11、音叉: 音叉yīnchā (1) 不受一般温差影响的,有两个叉头的金属器具,敲击后发出几乎不受谐音影响的持续的固定音,可用于乐器的调音和确定标准音高 英 tuning fork
- 12、野叉:梵文的译音,亦译作夜叉﹑药叉,佛经多指恶鬼。古代笔记小说中亦常有记述,多荒诞不可信。
- 13、眼叉: 1.亦作"眼岔"。 2.视线不正确。
- 14、四脚拉叉:形容仰面朝天地躺着。
- 15、手八叉: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见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后因以"手八叉"形容文思敏捷。
- 16、声叉:谓声音不正常。
- 17、马叉:武器名。叉首左右两刃歧出。
- 18、拉叉: 方言。指肢体伸张开。
- 19、可叉: 1.亦作"可擦"。 2.象声词。多形容打﹑砍﹑劈﹑折等声音。
- 20、开叉:在衣服下部边缘开口儿。多在两侧或后身。
- 21、火叉: 1.拨火或添炭用的铁叉。 2.古代火攻的一种兵器。
- 22、画叉:用以悬挂或取下高处立幅书画的长柄叉子。
- 23、恶叉: 1.树名。其子必三颗同一蒂。佛教以喻惑﹑业﹑苦。 2.凶恶。
- 24、八叉:两手相拱为叉。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入试﹐叉手构思﹐凡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后以'八叉'喻才思敏捷。
- 25、圈圈叉叉: 男女之间发生关系隐讳的说法。
- 拼音chā,chà,chǎ,chá
- 注音ㄔㄚ,ㄔㄚˊ,ㄔㄚˇ
- 笔划3
- 繁体叉
- 五笔CYI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chā动词(1) (指事。小篆为“又”(即手)上加一点,指出叉手的动向。本义:交错,交叉)(2) 手指相交错。也泛指一般的交错、交叉叉,手指相错也。——《说文》。段注:“谓手指与物相错也。凡布指错物间而取之曰叉,因之凡岐头皆曰叉。”凡八叉手而八韵成。——《全唐诗话》(3) 又如:叉手(4) 刺;扎取 。如:叉了一槽干草;叉鱼名词(1) 古代的一种兵器,头有分杈红漆了叉。——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2) 叉子挺叉来往。——《文选 ·潘岳·西征赋》。注:“叉,取鱼叉也。”(3) 又如:鱼叉;粪叉;叉竿(带叉头的竿)(4) 两短直线相交所成的图形 。如:打个叉(5) 另见chá;chǎ;chàchà动词(1) 挡住,卡住那大师傅就叉着门,不叫我们走。——《儿女英雄传》(2) 另见chā;chǎ,chàchǎ动词(1) 分开,成叉形 。如:叉着腿站着;拇指和食指叉成个“八”字(2) 另见chā;chá;chàchá动词(1) 用同“岔”。分岔 。如:劈叉;叉路(岔道);叉港(与大河相通的小河)(2) 使前进、谈话的方向偏向另一边 。如:急忙叉开说;路没选中,一下叉到别地方去了(3) 另见chā;chá;chǎ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