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叱的词语

  • 26、喑呜叱咤:意思是形容厉声怒喝,引申为使人震慑。
  • 27、噫喑叱咤:谓大声喝叫。
  • 28、王尊叱驭:《汉书.王尊传》:"上以尊为郿令,迁益州刺史。先是琅琊王阳为益州刺史,行部至邛郲九折阪,叹曰:'奉先人遗体,奈何数乘此险!'后以病去。及尊为刺史,至其阪,问吏曰:'此非王阳所畏道邪?'吏对曰:'是。'尊叱其驭曰:'驱之,王阳为孝子,王尊为忠臣。'"后以"王尊叱驭"喻忠于吏事,不避艰险。
  • 29、风云叱咤:形容声势威力极大。
  • 30、咄嗟叱咤:咄嗟、叱咤:发怒时大声呵叱、吆喝。形容发怒时大声喊叫的声音。
  • 31、叱退:大声呵斥的让对方退下。
  • 32、叱咤喑呜:意思是形容厉声怒喝,引申为使人震慑。
  • 33、叱利姓: 中国北方古高车族十二姓之中的泣伏利氏。
  • 34、叱咤: 叱咤chìzhà (1) 怒斥,呼喝 英 angrily rebuke or scold
  • 35、叱辱:斥责侮辱。
  • 36、叱令:喝令。
  • 37、叱怪:责怪。
  • 38、叱犊:大声驱牛;牧牛。
  • 39、叱搭:方言。斥责。
  • 40、叱列:复姓。北齐有叱列平。见《北齐书》本传。
  • 41、叱滩:地名。在湖北秭归县西二里,为川江中险滩之一。
  • 42、叱索:叱骂并搜寻。
  • 43、叱罗:复姓。西魏有叱罗协。见《北史》本传。
  • 44、叱列伏:复姓。北周有叱列伏龟。见《北史》本传。
  • 45、叱叫:大声呼喝。
  • 46、叱呼:呼喝。
  • 47、叱斥:喝斥;责骂。
  • 48、叱叱: 1.驱使牲畜声。 2.象声词。
  • 49、叱奴:复姓。西魏有开府叱奴兴。见《周书.宇文贵传》。
  • 50、叱名:请人转达自己姓名的谦词。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KX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匕(bǐ)声。本义:大声呵斥)(2) 同本义叱,呵也。——《说文》大呵为叱。——《苍颉篇》迮而吐之曰叱。——《通俗文》手剑而叱之。——《公羊传·庄公十二年》大儿初醒,夫叱大儿声。——《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3) 又如:叱咤(怒喝);叱教(严格指教);叱辱(斥责侮辱)(4) 呼喊;吆喝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5) 又如:叱名(呼名,报名);叱令(喝令);叱叫(大声呼喝);叱嚷(叫嚷)(1) 斥声或叫声喑恶叱咤。——《史记·淮阴侯传》(2) 又如:叱叱(呼喝声;大声指责的声音);叱咄(怒斥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