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呕的词语
- 1、干呕: 干呕gān’ǒu (1)症名。《内经》名哕。《医学入门》:“干呕…呕则无所出”。指患者作呕吐之态,但有声而无物吐出,或仅有涎沫而无食物吐出 英 retch
- 2、喜呕:病证名。即善呕。
- 3、作呕: 作呕zuò ǒu (1) 恶心欲吐 例 那气味也教人从老远闻见就要作呕 英 feel like vomiting;feel sick;be overcome by nausea (2) 比喻非常厌恶 例 我的眼儿流泪,我的心儿作呕。——郭沫若《女神》 英 be disgusted
- 4、噎呕:喉塞作呕。
- 5、哑呕:象声词。摇橹声。
- 6、相呕: 1.共同抚育。呕,通"煦"。
- 7、啘呕:呕吐。
- 8、呛呕:呛咳而引起呕吐。
- 9、哕呕:呕吐。
- 10、呴呕:谓言语和悦。
- 11、发呕:感到要呕吐。
- 12、唲呕:小儿语声。
- 13、嗌呕:犹嗌喔。
- 14、燥火呕吐:肺胃有热,复伤燥邪所致的呕吐。
- 15、喣喣呕呕:和颜悦色。
- 16、呴呴呕呕:形容言语絮叨。
- 17、椎心呕血:犹言椎心泣血。
- 18、呕胆:呕吐苦水。
- 19、呕吐中枢:呕吐是将胃及肠内容物从口腔强力驱出的动作。
- 20、呕鵶: 1.亦作"呕鵶"。 2.象声词。 3.指婴儿。婴儿啼声吚哑,故称。
- 21、呕尽心血:比喻用尽心思
- 22、呕哑嘲哳:乡野粗俗音乐的入耳很难听。
- 23、呕心吐胆:意思是形容费尽心血,历尽艰辛。
- 24、呕心力作: 比喻用尽心思和精心完成的作品。
- 25、呕吐: 呕吐ǒutù (1) 饮食、痰涎从胃中上涌,自口而出。古代文献多以有声无物为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现一般不区分,而将有声无物者,称为“干呕” 英 vomit;be sick;throw up
- 拼音ǒu,ōu,òu
- 注音ㄡˇ,ㄡ,ㄡˋ
- 笔划7
- 繁体嘔
- 五笔KAQY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区(ōu)声。本义:东西在胃喉中上涌,从口中出来)(2) 同本义欧,吐也。——《说文》。字亦作呕。吾伏嘔呕血。——《左传·哀公二年》其音如呕。——《山海经·东山经》有女子方跪,据树而呕丝北海外也。——《博物志·异人》老夫情怀恶,呕泄卧数日。——唐· 杜甫《北征》(3) 又如:呕逆(恶心想吐);呕泄(吐泻);呕家(平素患有恶心、呕吐的病人)(4) 古通“讴”。唱歌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汉书·朱买臣传》(5) 如:呕吟(歌吟);呕唱(唱歌)(6) 逗弄;故意惹人生怒你不要呕我。——《水浒传》象声词 。如:呕呀(象声词);呕吼(象声词。野兽嗥叫声);呕轧(象声词。摇橹声);呕呢(象声词。幼儿语声);呕哇(象声词。歌声);呕哑(象声词。小儿说话声、车行声、摇橹声、鸟鸣声等);呕嘎(象声词。燕雀鸣叫声) [查看更多]
O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