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呴的词语

  • 1、呴呴: 温和貌。 道教称心脏之神。 鸟鸣声。亦指鸟叫。
  • 2、呴嘘:谓道家的吐纳之术。
  • 3、呴吁:怒吼;大叫。
  • 4、呴俞: 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5、震呴: 1.亦作"震雊"。 2.指野鸡鼓翼鸣叫。
  • 6、呴愉: 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7、呴喻: 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8、呴谕: 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9、呴煦:比喻抚慰。
  • 10、咻呴:呵气使温暖。形容温和;仁慈。
  • 11、呴偷: 1.亦作"呴谕"。亦作"呴喻"。 2.化育爱抚。 3.和悦温顺貌。
  • 12、相呴以湿: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
  • 13、相呴相濡: 同“相呴相济 ”。
  • 14、呴濡: 1.犹呴沫。喻慰藉;救助。 2.指吹泡吐沫。
  • 15、相濡相呴: 1.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 16、呴呕:谓言语和悦。
  • 17、呴呴呕呕:形容言语絮叨。
  • 18、呕呴:和颜悦色。
  • 19、呴沫:语出《庄子.大宗师》。喻指抚慰或救助。
  • 20、呴呴濡沫:用《庄子》典。比喻身处困境。
  • 21、呴湿濡沫:比喻同处困境,互相救助。
  • 22、呴鸣:谓雉鸣叫。
  • 23、雷呴:吼声如雷。
  • 24、相呴相济:谓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
  • 25、呴犁湖:汉匈奴单于名。
  • 拼音xǔ,hǒu,gòu
  • 注音ㄒㄩˇ,ㄏㄡˇ,ㄍㄡ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KQKG

基本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