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城的词语

  • 101、破城:攻破城邑。
  • 102、马城:博戏的一种。
  • 103、木城:安放在城墙外的木制的守城设施。
  • 104、礼城:汉长安十二门之一。
  • 105、离城: 1.犹言离宫别馆。 2.古地名。
  • 106、连城之价:连城:连成一片的城池;价:价格。形容物品极为珍贵,价值极高
  • 107、罗马,不设防的城市: 词语解释⒈  意大利故事片。米纳罗帕电影公司1945年摄制。罗西里尼、阿米台依编剧,罗西里尼导演,安娜·玛格娜妮主演。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意大利墨索里尼政权垮台。德国占领军以保护古迹为名,宣布罗马为不设防城市。意大利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向德军展开英勇斗争。
  • 108、龙城:1.匈奴单于庭所在地。 2.帝都,京城。
  • 109、罗城: 罗城luóchéng (1) 城墙外另修的环墙 英 wall built around a city wall
  • 110、科威特城: 词语解释⒈  科威特首都。人口24.2万(1988年)。重要深水港。中东重要航空站。有石油化工、化肥、海水淡化等工业。市内伊斯兰风格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多现代化办公大楼、旅馆、商场及清真寺。
  • 111、晋城市: 词语解释⒈  在山西省东南部、丹河流域,太焦铁路纵贯。1983年设市。人口72.2万(1995年)。境内煤、铁资源丰富。为山西省东南部工业中心之一。名胜古迹有景德桥、青莲寺、二仙观。
  • 112、酒城: 1.喻可供畅饮的地方。唐皮日休有《酒中十咏.酒城》。 2.地名。
  • 113、军城:唐代设兵戍守的城镇。
  • 114、黑云压城城欲摧: 原意为黑云密布城的上空,好像要把城墙压塌似的。后比喻恶势力造成的紧张局面或恶势力一时的嚣张气焰。
  • 115、撅皇城,挝怨鼓: 到皇城去击鼓鸣冤。犹言告御状。 亦作:撅皇城,打怨鼓
  • 116、撅皇城,打怨鼓: 见“撅皇城,挝怨鼓 ”。
  • 117、干城之寄: 词语解释⒈  干城:盾牌和城墙,比喻捍卫者;寄:寄托。指作为国家捍卫者的寄托。
  • 118、广州反入城斗争:1842-1849年广州人民反对英国侵略者入城的斗争。
  • 119、东驴西磨,麦城自破: 词语解释东驴西磨,麦城自破[ dōng lǘ xī mó,mài chéng zì pò ]⒈  相传春秋吴伍子胥造驴磨二城,自东、西两方夹攻楚国的麦城,克之。驴磨二城旧址在今湖北省当阳县东南。引证解释⒈  相传 春秋 吴 伍子胥 造 驴 磨 二城,自东、西两方夹攻 楚国 的 麦城,克之。 驴 磨 二城旧址在今 湖北省 当阳县 东南。按,旧时多用驴拉磨磨麦,故有此谚。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沮水》:“传云:‘ 子胥 造 驴 磨 二城,以攻 麦 邑。’即谚所云‘东 驴 西 磨,麦城 自破’者也。”
  • 120、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词语解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héng mén shī huǒ,yāng jí chí yú ]⒈  城门火起,以池水救之,水用尽了,鱼也就干死了。比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或损失。英in a disturbance innocent bystanders get into trouble;引证解释⒈  相传 春秋 时, 宋国 池仲鱼 所居近城门,一次城门失火,延及其家, 仲鱼 烧死。一说 宋 城门失火,因汲水灭火,池水干涸,鱼皆枯死。见《艺文类聚》卷九六及《太平广记》卷四六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后用以比喻无端受牵连而遭祸害。引北齐 杜弼 《为东魏檄蜀文》:“但恐 楚国 亡猨,祸延林木;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他们穷了,又是终年的闹飢荒,连我养老的几吊棺材本,只怕从此拉倒了,这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呢!”亦省作“城门鱼殃”。 明 李东阳 《尹公墓志铭》:“城门鱼殃,崐岗玉碎。”国语辞典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héng mén shī huǒ yāng jí chí yú ]⒈  居于宋城门附近的池仲鱼,因城门失火,延及他家而活活被烧死的故事。一说指宋城门失火,人尽取池水灭火,鱼因干渴而死。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池中鱼》引《风俗通》。比喻无端受灾祸连累。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九回》:「你们这件事闹翻了,他们穷了,又是终年的闹饥荒,连我养老的几吊棺材本,只怕从此拉倒了;这才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呢!」
  • 121、城市气候: 城市的特殊局地气候。形成原因主要是:城市建筑物、路面等代替了绝大部分植被;居民的生产和生活增添了大量热源;工业和交通运输放出大量烟尘和微粒等。城市气候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小、太阳辐射弱、能见度差、降水多。
  • 122、城中桃李:城里的桃李花,虽艳丽一时,但很快就凋谢了。比喻小人得志是不会长久的。
  • 123、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词语解释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城鎮住房制度改革)[ chéng zhèn zhù fáng zhì dù gǎi gé ]⒈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基本内容是: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房分房和维修管理的机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机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目标是加快住房建设,20世纪末使居民住房达到小康水平。
  • 124、长城万里:形容距离遥远。
  • 125、愁城难解:愁城:愁苦的境地。 形容难以摆脱愁苦的境地。
  • 拼音chéng
  • 注音ㄔ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FDN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土,从成,成亦声。本义:城墙)(2) 同本义 。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城,所以盛民也。——《说文》城郭沟池以为固。——《礼记·礼运》使老弱女子乘城。——《史记·田单列传》百雉而城。——《公羊传·定公十二年》。注:“天子周城,诸侯轩城。”城为保民为之也。——《谷梁传·隐公七年》城者,可以自守也。——《墨子·七患》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唐· 李白《送友人》(3) 又如:城内;城外;万里长城;城守(据城守御);城曲(城墙角落的地方);城铺(城上巡查的岗位);城堵(城墙)(4) 古代王朝国都、诸侯封地、卿大夫采邑,都以有城垣的都邑为中心。皆可称城邑曰筑,都曰城。——《左传·庄公二十八年》(5) 又如:城大(一城的长官。即城主);城主(一城之主);城辇(帝王所居的都市。也泛指京城);城禁(城市的警戒防卫)(6) 城市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宋· 苏洵《六国论》(7) 又如:东城,西城;城雕(城市雕塑)(8) 国土国城漕。——《诗·邶风·击鼓》动词(1) 筑城今吴是惧而城于 郢。——《左传·昭公二十三年》(2) 又如:城郭国(古时谓西域筑城定居的国家);城干(筑城时埋置土中的木柱)(3) 守城县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唐· 孙樵《书何易于》(4) 又如:城寨(防守用的围墙或栅栏);城操(备边;备边士卒)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