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寇的词语
- 101、寇战:同外敌作战
- 102、寇戎: 1.谓敌军来犯。 2.敌军。 3.匪患与战争。
- 103、寇仇: 寇仇kòuchóu (1)仇人;仇敌 英 enemy;foe
- 104、寇莱公: 即北宋政治家莱国公·寇准。字平仲。
- 105、寇丹: [英cutex]染指甲的油。也译作“蔻丹”。
- 106、聚寇:聚集起来的盗寇。
- 107、寇剧: 强贼大盗。
- 108、剧寇:犹剧贼。
- 109、鲸寇:大盗。
- 110、寇警: 敌军入侵的警报。
- 111、寇境: 敌军占领的地方。
- 112、寇儆: 同“寇警”。
- 113、借寇恂: 同“借寇 ”。
- 114、借寇:《后汉书.寇恂传》载恂曾为颍川太守,颇着政绩,后离任。建武七年光武帝南征隗嚣,恂从行至颍川,百姓遮道谓光武曰:"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后因以"借寇"为地方上挽留官吏的典故。
- 115、寇劫: 指行劫的群盗。
- 116、寇奸: 谓寇贼奸宄。
- 117、齎粮藉寇: 语本古谚“齎盗粮,借(或作藉)贼(或作寇)兵”。清 夏燮《中西纪事·天津新议续议》:“是国家正供之入,适足为齎粮藉寇之资。”参见“齎盗粮”。
- 118、赍粮藉寇:语本古谚'赍盗粮,借或作藉 贼 或作寇 兵'。
- 119、寇患: 外寇侵掠的祸害。
- 120、寇害: 贼寇之害。
- 121、害寇:为害的盗贼。
- 122、梗寇: 1.作梗入寇。
- 123、负乘致寇: 典出《易.解》:"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孔颖达疏:"乘者,君子之器也。负者,小人之事也。施之于人,即在车骑之上而负于物也,故寇盗知其非己所有,于是竞欲夺之。"意思是卑贱者背着人家的财物,又坐上大马车显耀,就会招致强盗来抢。后以"负乘致寇"谓居非其位,才不称职,就会招致祸患。
- 124、伏寇:暗藏的仇敌。
- 125、寇凫: 野鸭的一种。
- 拼音kòu
- 注音ㄎㄡˋ
- 笔划11
- 繁体寇
- 五笔PFQC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宀(mián),表示与室家房屋有关,从元(人),从攴(pū),表示持械击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来打人。本义:入侵;侵犯)(2) 同本义寇,暴也。与败贼 同义(朋侵)。——《说文》寇贼奸宄。——《书·舜典》。传:“群行攻劫曰寇。”郑注:“强取为寇。”凡兵作于内为乱,于外为寇。——《左传·文公七年》大兵不寇。——《吕氏春秋·贵公》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寇暴于边鄙。——《盐铁论·本议》吐蕃发十万兵寇 西川。——《资治通鉴》(3) 又如:寇戎(来犯的敌军);寇虐(侵掠残害之行)寇钞(攻劫掠夺);寇剽(抢劫);寇钞(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扰);寇窃(抢劫;盗窃)(4) 砍伐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庄子·人间世》名词(1) 入侵者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2) 敌人岂可复留此残寇,使长为国家之忧者。——《资治通鉴》(3) 贼兵,敌军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输》今寇众我寡。——《资治通鉴》(4) 又如:寇乱(外寇与内乱。兵起于外为寇,起于内为乱)(5) 盗匪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6) 又如:寇逆(贼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盗);寇戎(匪患与战争);寇奸(寇贼奸宄)(7) 姓 [查看更多]
K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