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对的词语

  • 1、转对:宋代臣僚每隔数日,轮流上殿指陈时政得失,谓之'转对'。
  • 2、对星:就是配对、成双成对的意思。
  • 3、主对:谓药与症对。
  • 4、照对: 1.犹核对;对照。 2.问话;对话。
  • 5、对带:北宋推行盐钞法的后期,向商人额外勒索的一种方式。
  • 6、国足对阵马尔代夫:北京时间昨晚19点35分,中国男足在沈阳迎来了世预赛亚洲40强小组赛的第3轮比赛,主场对阵马尔代夫队。此前9月3号,国足与中国香港队战成了平手,这个结果放大了国足争夺小组头名的变数和难度。此战对阵马尔代夫,国足“必须要赢”的目标非常明确,而且要力争尽可能多地积累净胜球。最终,国足3:0轻取对手。虽然这场比赛我们取得了胜利,但是比赛的过程却依然令人对佩家军"的预选赛出线之路是充满了担心。
  • 7、对月流珠: 对着月亮流眼泪。
  • 8、祖国,我对你说:作品简介祖国,我对你说 :zǔ ɡuó ,wǒ duì nǐ shuō诗集。
  • 9、离子对: 带有相反电荷的两个离子依靠库仑引力结合成的一对离子。
  • 10、对子眼: 对子眼,又称顺子眼,斜偏眼,大多是由于婴儿在2个月至1周岁时年轻的父母亲照看不周所致。对子眼虽可在婴儿长大后校正,但毕竟不十分自然逼真。怎样防止婴儿形成对对眼?父母亲在婴儿2个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摇篮中的摆设等。
  • 11、对角化: 对角化这个概念是针对矩阵而言的,并且矩阵的对角化源自于线性变换的化简,所以最好先知道线性变换和线性变换与矩阵的对应关系。
  • 12、对机说法:佛学术语,指相应受教者之能力、根机,而施以各种说教。
  • 13、对眼儿: 地方方言,俗语1:一种病,内斜视的通称,即黑眼球斜向内侧的病。2:演员表演技巧。3:恋人相互中意。对眼儿(duì yǎn ér )1:这孩子有对眼儿的毛病,要及时治疗吧。2:看看那个京剧演员,演得绝了,对眼儿功夫也很厉害。3:他俩一见面,就对眼儿了,这不,要张罗结婚了。
  • 14、对外开放:门户开放 ménhù-kāifàng [open the door to foreign trade;open-door] 开着门或像是开着门做某事 在对外关系中减少限制,让外国人进入本国进行某些活动
  • 15、对过儿: 在街道、空地、河流等的一边称另一边:我家~就是邮局。剧院的斜~有家书店。
  • 16、质对:对质;对证。
  • 17、问对: 1.一问一答。 2.文体名。
  • 18、推销对象:人员推销活动中接受推销的主体
  • 19、汉藏对音: Sino-Tibetan transliteration 汉译藏音或藏译汉音的总称。
  • 20、应对能力: 指调节、适应、解决问题和面对挑战的能力。
  • 21、对买对卖:主力需要将跟风者看盘的思路搞乱,使之形成主力需要的看盘结论时,主力就会使用对敲来实现,对敲骗线是主力成本最低的办法。
  • 22、敌对分子:指敌视某个群体和某种制度的分子。
  • 23、相对主义:一种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事物本身及人对事物认识的相对性的形而上学观点和思维方法。抹杀事物之间的原则界限,否认相对中包含绝对,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其结果必然导致诡辩论、不可知论和怀疑论。
  • 24、自然对数: 自然对数zìrán duìshù (1) 以 e 为底的对数 英 natural logarithm
  • 25、绝对主义:绝对主义同“相对主义”对称。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口,从“丵”(zhuó,即,古“丛”字,象草木丛生。),从寸。寸,法度也。汉文帝以为责对而伪,言多非诚,故去其口,以从土。本义:应答)(2) 同本义对,答也。——《广韵》听言则对。——《诗·大雅·桑柔》叶公问 孔子于 子路, 子路不对。——《论语·述而》唐且对曰:“臣未尝闻也。”王语暴以好乐, 暴未有以对也。——《孟子·梁惠王下》冠者对。——《仪礼·士冠礼》。注:“应也。”对曰:“非礼也敢辞。”——《仪礼·曲礼》。注:“答问也。”操唤 杨修问之, 修以鸡肋之意对。——《三国演义》(3) 又如:无言以对;对当(对答;安排);对嘴(争辩;争吵);对理(讲理;对证);对番(对证后理曲);对状(受审问时答述案情);对日(回答有关太阳问题的故事)(4) 两者相对;面对贼易之,对饮酒,醉。——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5) 又如:对食(面对食物;古时宫人相约为夫妇,称为对食);对枰(下棋);对峙(相对峙立);对酒(面对着酒。饮酒);对酌(相对饮酒);对月(向月);对向(应对趋走);对床(两人对床而卧);对棋(相对下棋);对扬(面君奏对)(6) 相当;相配帝作邦作对。——《诗·大雅·皇矣》。注:“配也。”木大而茎叶格对。——《吕氏春秋·审时》。注:“等也。”(7) 又如:对头亲(门当户对的亲事);对头(适当的婚配;配偶;冤家;仇敌);对时对景(正符合当时的情景、场合);对合(利息和本钱相等);对越(配称);对坎儿(双方情况正好符合);对治(相匹敌)(8) 核对,比照着检查以两司奏状对勘,以防虚伪。——沈括《梦溪笔谈》(9) 又如:对读(校对);对笔迹;对数字;对理(对质);对保(出具书面保证后,向保证人核对以证明保证属实的一种手续)(10) 搀和 。如:这酒是对了水的(11) 对待,以特定方式待夫一人奋死可以对十。——《韩非子·初见秦》(12) 又如:他对我不错(13) 平分成两份 。如:对股劈;对开;对分(14) 扬;显扬;指扬威以对于天下。——《诗·大雅·皇矣》对扬以辟之。——《礼记·祭统》(15) 婚娶 。如:对亲;对值(男女订为婚姻)(16) 抵押我们围着庄子的这几块地,年终不是有二百多银子的租子吗?就把这个对给他,合他说明白了,按月计利,不论年份,银到归赎。——《儿女英雄传》(17) 较量,为争夺优势或胜利而激烈斗争 。如:对仗(交战)(18) 拼,冒生命危险去做 。如:对副(收拾;杀掉);对命(拼命;偿命)(19) 朝着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 柳永《雨霖铃》(20) 又如:斜边对直角;弧对圆心角(21) 对人无愧,不辜负 。如:对得起,对得住;对不过(对不起);对不住(对不起。对人有愧)名词(1) 配偶择对不嫁,至年三十。——《后汉书·逸民传·梁鸿》(2) 对手,敌对者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三国志·诸葛亮传》(3) 又如:对儿(对手;对头)(4) 对策,一种反措施,用以反对、抑制或抵消另一种措施、办法或手段 。如:对子(办法)(5) 对子,对偶的词句;又指对联 。如:喜对;五言对;对笔(写对联的一种笔);对儿(对联)(6) 姓形容词(1) 意见、判断或程序上正确 。如:他拒绝这一建议很对;你说得对,先生;意见很对;数目不对;猜对了;对,就这么办(2) 相互;两人在一起 。如:对谈;对饮;对掌(共同掌管);对理(共同审理);对食(共同进餐)量词用于按性别、左右、正反等配合的人和物 。如:他们是天生的一对;一对杯子;一对柜子;一对伙伴介词(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