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嶷的词语
- 1、哲嶷:亦作'喆嶷'。聪颖卓越。
- 2、崱嶷:交错不齐貌;纵横貌。
- 3、渊嶷:谓幼年渊博聪慧。
- 4、英嶷:才德超群。
- 5、明嶷:聪慧貌。
- 6、奇嶷:特别聪敏。
- 7、高嶷:高貌。
- 8、嶷如:犹嶷然。卓异貌。
- 9、嶷然:1.形容年幼聪慧。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二》:“考德叙才,莫若 解瀆亭侯 宏,年十有二,嶷然有 周成 之质。”《南史·齐曲江公遥欣传》:“遥欣 髫齔中便嶷然。”宋 王安石《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勤威冯鲁公神道碑》:“自为儿童,状貌嶷然,慷慨有大意,人固已奇之矣。”清 朱琦《北堂侍膳图记》:“其右面微俯,嶷然而秀出者,为其季弟 湘渔。” 2.卓异貌;屹立貌。晋 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羣。”《新唐书·韦处厚传》:“处厚 姿状如甚懦者,居家亦循易,至廷争,嶷然不可回夺。”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江 南有大、小 孤山,在江水中,嶷然独立。”《金史·百官志一》:“金 自 景祖 始建官属,统诸部以专征伐,嶷然自为一国。” 3.端庄貌。《世说新语·言语》“庾公 造 周伯仁”刘孝标 注引《晋阳秋》:“顗 有风流才气,少知名,正体嶷然,儕辈不敢媟也。”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瞿萨旦那国》:“中有佛坐像,高七尺餘,相好允备,威肃嶷然,首戴宝冠,光明时照。”王闿运《郭新楷传》:“应接衣冠,嶷然有度。”
- 10、嶷嶷:1.幼小聪慧貌。 2.高耸貌。
- 11、嶢嶷: 1.亦作"嶤嶷"。 2.形容山峰高峻。
- 12、峣嶷:亦作'嶤嶷'。形容山峰高峻。
- 13、秀嶷: 1.秀美而聪明。
- 14、嵬嶷:高大貌。
- 15、嶷爽:形容才华出众,性格豪爽。
- 16、歧嶷: 《诗•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谓六、七岁。
- 17、岐嶷:形容小孩才智出众、聪明特异。《东观汉记·马客卿传》:“马客卿 幼而岐嶷,年六岁,能接应诸公,专对宾客。”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追光寺》:“略 生而岐嶷,幼则老成,博洽羣书。”唐 李颀《送刘四》诗:“爱君少岐嶷,高视白云乡。”清 王晫《今世说·赏誉》:“许彝千 少便岐嶷,总角风气更进。”
- 18、九嶷: 见“九疑 ”。
- 19、嶷岌:高貌。
- 20、岌嶷: 1.高峻貌。
- 21、嶷尔:犹嶷然。屹立不动貌。
- 22、端嶷: 1.端庄聪慧。 2.严正高尚。
- 23、嶒嶷: 1.亦作"嶷"。 2.高峻。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