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帻的词语

  • 26、赤帻:赤色头巾。古代武士所服。 借指士卒。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八载,安阳城南亭西舍,有一老雄鸡,化而为人,冠赤帻。后因以借指雄鸡。
  • 27、布帻:布制的头巾。
  • 28、半头帻:古时童子的头巾。
  • 29、披襟岸帻:披襟是指敝开衣襟,多喻舒畅心怀。岸帻是指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披襟岸帻的意思就是敞开衣襟解下头巾,衣着宽松的状态,用来形容人的态度潇洒自如,或者神态自如。
  • 30、岸帻: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 拼音
  • 注音ㄗㄜ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MHGM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巾,责声。本义:头巾)(2) 同本义(包裹着头,中间露出头发,帻前高后低,然后加冠)元帝额有壮发,不欲使人见,始进帻服之。—— 蔡邕《独断》文武官皆免冠著帻。——《晋书·舆服志》(3) 又如:丧帻;帻梁(古代包头的头巾)(4) 犹冠。类似帽子的东西乃有秋花实,全如鸡帻丹。——宋· 梅尧臣《鸡冠》(5) 又如:帻巾(头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