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弓的词语
- 1、弓弩上弦,刀剑出鞘: 弓弩上弦,刀剑出鞘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ɡōnɡ nǔ shànɡ xián, dāo jiàn chū qiào。
- 2、蜚鸟尽﹐良弓藏: 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3、弓上弦,刀出鞘:弦:弓上的牛筋绳子;鞘:装刀剑的套子。弓张上弦,刀拔出鞘。形容做好了战斗准备
- 4、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鸟尽弓藏”,这是古人经常对后人的忠告。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他为勾践策划一切,指挥军事,灭了吴国,称霸中原。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到了陶地改名换姓,叫做陶朱公,得以善终。中国人据此感叹世态炎凉感叹了几千年。
- 5、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鸟尽弓藏”,这是古人经常对后人的忠告。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他为勾践策划一切,指挥军事,灭了吴国,称霸中原。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到了陶地改名换姓,叫做陶朱公,得以善终。中国人据此感叹世态炎凉感叹了几千年。
- 6、鸟尽弓藏,兔死狗烹: 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鸟尽弓藏”,这是古人经常对后人的忠告。范蠡是春秋时越王勾践的主要谋臣。他为勾践策划一切,指挥军事,灭了吴国,称霸中原。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为了避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命运,他功成身退,弃官经商,到了陶地改名换姓,叫做陶朱公,得以善终。中国人据此感叹世态炎凉感叹了几千年。
- 7、蜚鸟尽﹐良弓藏: 比喻事成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或加以消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 8、蜚鸟尽,良弓藏: 比喻大功告成,出力的人就被抛弃。
- 9、开弓没有回头箭:比喻做事认定方向,决不反悔。
- 10、弓箭手赫拉克勒斯: 词语解释⒈ 雕塑。法国布尔德尔作于1909年。赫拉克勒斯系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作品以激烈的动感和独特的构图,赋予赫拉克勒斯以现实中的人的精神。他粗壮的双手拉着弯弓,两腿叉开,全身肌肉隆起,显示出一种超人的力量。
- 11、高鸟尽,良弓藏:比喻功成事定之后,出力的人反而见弃,没有好下场,出自于 《文子·上德》。
- 12、一弓: 谓一箭所及的距离。
- 13、吴贻弓:吴贻弓(1938年12月1日-2019年9月14日),籍贯浙江省杭州市,出生于重庆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 14、楚失弓:楚王失弓。
- 15、打弹弓: 在杂技场中,比射弩较为流行的是打弹弓,它的表演技巧虽然与射箭类似,但趣味效果却不相同。
- 16、硬弓: 硬弓yìnggōng (1) 需用很大的劲才能拉开的弓 英 bow difficult to pull
- 17、乾坤弓: 中国古代十大名弓之一,本是轩辕皇帝所铸,选用泰山南乌号之柘,燕牛之角,荆麋之弭,河鱼之胶精心制作了一张弓,名叫轩辕弓,蚩尤被黄帝轩辕用此弓三箭穿心而亡!
- 18、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为主动脉上部是弓形弯曲的部分。在第4胸椎下缘移行为降主动脉。从弓的凸侧发出3条较大的动脉,由右向左依次分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的前方为胸骨柄,其右后方有气管、食管等。主动脉弓内有压力感受器。具有调节血压的作用。主动脉弓下方有2~3个粟粒状小体,称主动脉球,为化学感受器。
- 19、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zuǒyòu-kāigōng (1) 双手都能射箭。喻左边一下、右边一下做同一动作 英 shoot first with one hand,then with the other;shoot first to one side,then to the other;to draw the bow both on the left and right
- 20、足弓:缠足。足缠后如弓状,故称。
- 21、仲弓:春秋鲁冉雍的字,也称子弓。孔子的学生,以德行着称。
- 22、枕弓: 1.犹枕戈。
- 23、柘弓:柘木做的弓。柘树枝长而坚,宜作弓。
- 24、张弓: 弦拉紧的弓。 拉弓。
- 25、跃马弯弓:驰马盘旋,张弓要射。形容摆开架势,准备作战。后比喻故做惊人的姿态,实际上并不立即行动。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弓
- 五笔XNG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弓形,有弓背和弓弦,后省去弓弦,只剩下弓背,隶变后变成现在的“弓”字。“弓”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弓”的字多与“弓箭”有关系。本义:射箭或打弹的器械)(2) 同本义弓,兵也,所以发矢。——《说文》弓,揉木而弦之以发矢。——《正字通》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礼记·学记》毋弛而弓,一栖两雄。——《韩非子·扬权》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汉· 贾谊《过秦论》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毛泽东《沁园春·雪》(3) 又如:弓手(亦作“弓箭手”。宋元时州县统辖的负责巡逻、缉捕的兵卒);弓壶(有“弓”字铭文的酒器;装弓的袋);弓号(弓);弓剑(弓与剑);弓箕(弓和箕。喻指世传的家业技艺)(4) 形状或作用像弓的器具忽然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来。——《范爱农》剑花寒不落,弓月晓逾明。——《乐府诗集·隋·明余庆·军行》(5) 又如:弹弓;胡琴弓;弓小(弓形而纤小);弓弯(弓鞋。指缠脚妇女穿的鞋)(6) 演奏弓弦乐器时的运弓技术 。如:连弓;分弓;顿弓;连顿弓;击跳弓;弹跳弓;抛弓(7) 丈量土地的器具,用木制成,形状似弓 ,两端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侯道五十弓。——《仪礼·乡射礼记》丈地弓制不真,责之弓手。——清· 黄六鸿《清文部·责经手》(8) 又如:弓手(古代丈量地亩持步弓的人)量词(1) 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一弓为五尺、三百六十弓为一里自冢至麓,凡二百弓。——唐· 陆龟蒙《送小鸡山樵人序》(2) 又如:弓口(尺寸。弓:丈量土地的计量单位)动词(1) 弯曲,引申为弯身,指行礼据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诺皋记》载,谓有士人醉卧,见妇人踏歌曰:“舞袖弓腰浑忘却,蛾眉空带九秋霜。”其中双鬟者问如何是弓腰?歌者笑曰:“汝不见我作弓腰乎?”乃返首髻及地,腰势如规(2) 又如:弓腰人(古指舞伎);弓身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