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徽的词语
- 1、刘徽: 词语解释⒈ 魏晋时数学家。公元263年注《九章算术》九卷。用割圆术推算圆面积公式,首先建立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并求出π≈157/50(=3.14)和π≈3927/1250(=3.1416)。另撰《重差》一卷,因其中首题是测量海岛,后以《海岛算经》传世;《九章重差图》一卷,已失传。
- 2、国徽: 国徽guóhuī (1) 由一个国家的宪法或专门法律规定的代表国家的标志。中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英 national emblem;insignia of a country
- 3、帽徽: 帽徽,帽花màohuī,màohuā (1) 安在制服帽子前面正中的徽章 英 badge on a cap
- 4、安徽:别称“皖”。在中国中东部、长江下游及淮河中游。面积1402万平方千米。人口5999万(1995年)。清初为江南省,后分置安徽省。省会合肥。北部和长江沿岸为平原,余为山地、丘陵,以黄山最著名。主要湖泊有巢湖。从南向北由亚热带湿润区向暖温带半湿润区过渡。主要工业有煤炭、钢铁和炼铜。中国重要煤炭基地。粮食作物有水稻、小麦,商品粮产区。茶叶、油菜籽、黄红麻产量居全国前列。
- 5、風徽: 1.风范,美德。 2.谓以风范影响和传播。 3.指文章的完美风格。
- 6、市徽: 一个城市规定的代表该市的标志。
- 7、机徽:空军机徽(roundel),是为标示军用飞机的所属国籍而喷涂在机翼、机身或尾翼上的各国空军特定标记,多为圆型。
- 8、赵图徽: 赵图徽(?~?),字号、籍贯均不详。
- 9、族徽:表示某个宗族或家族的标志。
- 10、珠徽:精美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
- 11、中徽: 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志叫“徽”。居中的一个叫做“中徽”。
- 12、贞徽:贞洁美善。
- 13、簪徽:犹簪缨。亦借指仕宦。
- 14、玉徽: 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
- 15、余徽:遗留下来的美德。
- 16、邮徽:旧时邮务所用徽章。旧式圆形,内绘一雁,后废。1931年,改定新式:圆形,白地﹑蓝边,中篆书正方红色邮字。凡涉邮务旗帜﹑车﹑船及员工帽章等均用之。
- 17、英徽: 1.指才德美好。亦指才德优异的人。 2.美好的乐音。
- 18、缨徽: 1.妇女所佩的香囊。
- 19、音徽: 1.指琴上供按弦时识音的标志。亦指琴或乐曲。 2.美音;德音。 3.指音容。 4.犹音讯;书信。
- 20、懿徽:美善。用以称颂妇德。
- 21、遗徽:死者生前的美好德行。
- 22、瑶徽:玉制的琴徽。徽,琴弦音位标志,多以金﹑玉或贝壳等制成。借指美琴。
- 23、扬徽: 1.亦作"扬挥"。 2.挥动军旗。 3.喻征战。
- 24、宣徽: 宣徽院的简称。
- 25、相徽: 1.谓同样美好。
- 拼音huī
- 注音ㄏㄨㄟ
- 笔划17
- 繁体徽
- 五笔TMGT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三纠绳)(2) 同本义徽,三股绳也。——《说文》系用徽纆。——《易·坎》。刘注:“三股为徽。”(3) 绳索免于徽索。——《汉书·扬雄传》。注:“绳也。”(4) 又如:徽索(徽绳。捆绑俘虏、罪人的绳索);徽纆(绳索;捆绑);徽缠(绳索。亦比喻束缚,牵累);徽绳(徽索。指捆绑罪人的绳索)(5) 琴徽,系琴弦的绳今夫弦者,高张急徽,追趋逐耆,则坐者不期而附矣。——《汉书·扬雄传》(6) 后亦指七弦琴琴面十三个指示音节的标识弦以园客之丝,徽以钟山之玉。—— 嵇康《琴赋》(7) 标志;符号 。如:徽车(饰有徽帜的车);徽物(指区别等级的标志物,如旌旗、服饰等);徽识(古代朝廷或军中用以识别的标志);国徽;校徽;帽徽(8) 旗帜易服色,殊徽号。——《礼记·大传》(9) 绑腿布徽,袤幅也。——《说文》。段玉裁注:“即《诗》之邪幅也。”(10) 徽州的省称 。旧府治在今安徽省歙县。如:徽墨(11) 安徽省的简称 。如:徽调形容词(1) 美好;善良徽,善也。——《尔雅·释诂》(2) 又如:徽睇(美丽的眼睛);徽绩(美好的功绩);徽徽(美好的样子);徽显(善美显著)(3) 宏伟 。如:徽业(宏业,伟业);徽庸(丰功,伟绩);徽绩(伟绩)动词(1) 停止;静止悲风徽行轨,倾云结流蔼。——陆机《挽歌诗》(2) 束缚;捆绑徽以纠墨。——扬雄《解嘲》(3) 如:徽束;徽猛(束缚猛兽) [查看更多]
H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