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忒的词语

  • 1、米洛斯的阿佛洛狄忒: 词语解释⒈  雕塑。1820年发现于米洛斯岛的山洞中。约公元前2世纪希腊阿历山德罗斯作。雕像的重心落在右腿,左腿自然弯曲,整个下肢被衣裙所遮。袒露的上半身饱满而起伏。尽管双臂残缺,但呈现出优美曲线的躯体仍表现出惊人的完美。
  • 2、无忒:没有差谬。
  • 3、图白忒:清代文献中对西藏及其附近地区的称谓。又作图伯特﹑土伯特﹑退摆特,是吐蕃的音变。参见"图伯特"。
  • 4、明忒:明显的过失。
  • 5、靡忒: 1.亦作"靡忒"。 2.不变更。
  • 6、不忒:不变。
  • 7、得墨忒耳:希腊神话中的谷物女神。
  • 8、忒好:方言。太好了。
  • 9、忒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雅典王埃勾斯之子。生于异乡,其父归国时留剑和鞋在巨石下。成年后遵父嘱,获取剑和鞋去雅典相认。途中屡建功业,威名大震。后获知克里特王强迫雅典人每年向牛头怪物进贡少年男女各七人,即奋勇前往杀死怪物。回国时误挂黑帆,其父以为儿子遇难而投海自尽。忒修斯遂登王位。
  • 10、忒杀:太甚、过于。
  • 11、忒忒:象声词。常用以形容心脏或肌肉的异常跳动。
  • 12、差忒:差错、舛误。
  • 13、忮忒:嫉害变诈。
  • 14、贼忒忒:形容眼神不正派。
  • 15、衍忒:推算过失。
  • 16、凶忒:凶恶。
  • 17、懈忒:懈怠失误。
  • 18、贼忒嬉嬉:方言。形容鬼祟不安。亦形容嬉皮笑脸。
  • 19、贼忒嘻嘻:方言。形容鬼祟不安。亦形容嬉皮笑脸。
  • 20、唐古忒:清代文献中对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的称谓。元时蒙古人称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政权为唐兀或唐兀惕,后渐用于泛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诸部。清初曾沿用此称,作唐古忒。今蒙古语仍称青藏地区及当地藏族为唐古忒。特,亦作"忒"。参阅《卫藏通志.部落》。
  • 21、憳忒:心不安宁。
  • 22、密司忒:英语mister的音译。亦译为"密斯脱"。意为先生。
  • 23、爽忒:差失。
  • 24、忒煞:太甚、过于。
  • 25、愆忒:过失,差错。
  • 拼音tè,tēi,tuī
  • 注音ㄊㄜˋ,ㄊㄨㄟ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NI

基本释义

tè名词(1) (形声。从心,弋(yì)声。本义:差误) 同本义 (侧重不符合客观实际)忒,更也。——《说文》忒,差也。——《广雅》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易·豫》春秋匪解,享祀不忒。——《诗·鲁颂·閟宫》淑人君子,其仪不忒。——《诗·曹风·鸤鸠》忒,差也。——《广雅·释诂四》昊天不忒。——《诗·大雅·抑》常德不忒。——《老子》第二十八章(2) 又如:差忒(差错)副词(1) 太,过于 。如:忒杀(忒煞。太甚,过于)(2) 另见tuītuī副词(1) 〈方〉∶太 。如:人忒多;风忒大;这房子忒小(2) 另见tè [查看更多]